原创 郑和墓有什么隐秘,为何一直到1956年才被发现
创始人
2025-06-22 20:02:14
0

文章引言: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然而他的埋葬之地,一直都是谜团。1956年7月14日,几个小青年,在游览牛首山时,在弘觉寺中发现一个地宫,解开了这个几百年的谜团。

在这个地宫之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最为珍贵的一件,是鎏金喇嘛塔,上面雕刻着“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字样。

弘觉寺地宫,很明显的是融合佛教、伊斯兰教丧葬制度为一体的坟墓,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可见其身份必定不一般。

这让考古学家,非常的疑惑,一个太监为何有这样的尊崇!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李善福,这个太监。

后来经过各方的论证,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李善福就是郑和。

郑和为什么被葬得如此隐秘呢。

郑和虽然是一个太监,可是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可是元朝时期,声威显赫的大臣。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洪武十四年派30万大军征讨云南,年仅十岁的郑和成为俘虏,随军来到南京,被朱元璋赐给朱棣当作侍童,后来升为太监。

朱棣与朱允炆争夺皇位之时,郑和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朱棣的倚重。永乐二年,朱棣亲自赐姓“郑”,成为内官兼太监。

朱棣为了宣扬德政,与外界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也顺便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于是派郑和率领舰队出访海外,这一年郑和只有33岁。

郑和的舰队到底有多庞大?

为了尽快出访西洋诸国,南京龙江宝船厂,迅速赶制了62艘大船,每艘船长44丈,宽18米,率领27800人,带着大量的金银,钱币,丝绸、瓷器、铁器、铜器,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直奔福建五虎门,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1430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游历20多国,经过三年的时间,才回到南京。1433年,郑和在古里国不幸病逝。

从正史上,记载都是如此,可是郑和为何用“李”作为姓氏呢?

根据一些考古学家考证,牛首山这个地方,有明太祖李贤妃墓,她本身是回族人,曾经管理六宫事务,郑和本身也是一个穆斯林,他追随李贤妃,并借用“李”姓,希望得到庇护,这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康熙22年修订的《江宁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永乐中命其下西洋,有奇功。最后一次下西洋,在古里国病逝,皇帝赐葬衣冠冢于此处。

疑问又来了,像郑和这样的一位大航海家,死后几百年为何还找不到准确的埋葬地点?

这里面,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宣德初年,郑和已经临近晚年,有赶上明成祖去世,郑和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各个方面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

一方面,郑和并不信任新皇帝宣德,另一个方面,郑和的死敌夏原吉,掌握着朝廷大权。这个人心狠手辣,经常暗中毁坏郑和的宝船,档案,企图抹杀郑和下西洋的功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郑和到牛首山拜访好友宗谦神师,并暗中在南京修建寺庙,立佛像,暗中为自己安排身后之事。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返回的推重,病逝于印度古里。

当时已经是盛夏,郑和的遗体,自然不能长时间的保存,运回国内安葬已经不可能。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郑和的舰队,在古里停留数十日,应该就是处理郑和的遗体。

印度古里,是一个佛教、回教交融的国家,郑和的遗体在这里火化,也合情合理。

按照印度的风俗,将牛看作为圣兽,因此将牛牙、牛角同骨灰同时埋入地宫,也说得清楚。

郑和去世之后,宣德皇帝为了借助郑和的声威,继续派人出使西洋诸国,于是决定秘不发丧,暗中埋葬。

弘觉寺塔,是由南京内官监于宣德八年,也就是郑和去世当年,修建的。宣德十年完工之后,如果说弘觉寺塔,是为了纪念郑和所建,那么完工之时,也就是郑和遗骨下葬之日。

明孝宗时期,大约郑和下西洋五十年后,明朝对于下西洋的问题,又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弊政”,一把火将所有的资料付之一炬,导致后人对郑和的历史,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