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真的有那么糟糕?其实他和李世民都是聪明人,能力都很强
咱们今天继续来讲历史小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李建成,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生于开皇八年,卒于武德八年,死在了玄武门之变中。后世对李建成的评价都是很糟糕,大部分史料都将李建成描写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二世祖”。那么能够被开国皇帝李渊青睐,成为大唐首位东宫太子的李建成,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吗?其实他和李世民都是聪明人,能力都很强!
李建成作为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上有父皇属意,下有能人用命。虽然有个实力和势力都非常强的弟弟要与自己竞争,但是自己优势明显,只要上不触怒父皇,下不失去民心,自己健健康康,之后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继位大统。到时候自然可以好好收拾政敌。对李建成来说,杀掉李世民,收益是顺利继位,但落一个名不正的口实。甚至可能失去父皇信任。当然也可以把父皇一起杀掉或者控制住,不过那样污点更大,良心也更受谴责。
如果不杀李世民,自己有父皇有团队,一样可以顺利继位,而且名正言顺。所以,杀掉李世民,对李建成来说收益并不是很大,甚至还有可能亏损。就这点也可以看出李建成还是很聪明的。但是身为军事能力排名第一的帝王,李世民一天不死,就有足够的底气军事政事的变化,拿回自己想要的东西。拿秦末汉初比喻,李世民就相当于韩信,突厥约等于项羽,类似刘邦多次单危险武器匹马在韩信军中夺兵符,李渊要致李世民于死地是办得到的,但刘邦绝对不会在垓下之战前对韩信动手。
突厥威胁在一天,李渊李建成一天不敢对李世民下死手。李建成如果想破解这个局面,那就得像破解上边那个题一样,反向思考。意识到李世民绝对会下杀手,这个时候局面就变了。杀掉李世民的收益变成,能继续活下去,并且大概率还是能继位。而不杀李世民,大概率被杀。这样就很好决断了。只要收益足够大,动力就足够强,没有什么是不能干的。
唐朝建国,李渊称帝之时,天下并未平定。是李世民带军出征的,从这一点上看,李世民代表着功臣集团的利益。不妨假设李建成成为皇帝,必然清算李世民所代表的功臣集团,所以大部分的功臣都会支持李世民,这也是,他能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问题中提到的“李二”虽是二,但也是李家嫡系,具有皇位继承的资格。所以他们俩相争,是一家人对于蛋糕怎么分配的争,而没有引入第三股势力来争蛋糕。
而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力量仍然大于李建成,所以他成功了。尉迟在带甲被强迫退位前先后干了三件大事:一是解救李世民并射杀李四,保证第一步斩首行动及时完成;二是用李大李四的脑袋缴械他们的属兵,保证主力侯君集部无被夹击合围之忧;三是及时赶到南海池战场增援侯君集部,最终击败皇帝亲卫部队。其中前两件事是史书记载,第三件事是合理推断。
尉迟这三件事都能及时完成,加上帮李世民干了被强迫退位这件大脏活,功居第一实至名归。而且李渊一开始是在宫殿等候,李世民他们去见李渊时,李渊却已经出现在水上了。尉迟对李渊说是李大作乱,李渊默认也很值得回味;古代消息传播方式落后,在李渊被突然袭击的控制后,宫中的禁军主力其实属于群龙无首的地位,只要隔离李渊一定时间,李世民将效忠自己的部队调来大明宫,那么到那时李渊就只有认命的份。
最后,玄武门的关键主要还是李渊,在李世民展开行动后李渊的指挥体系就很快被隔离,古代消息传播还是过于落后,并且禁军中不少高级官员疑似被李世民买通,所以宫中大部分忠于李渊的部队没法接受李渊的指挥,而得到李大作乱的消息,反而接受李世民的指挥。在李渊、李建成死后,李渊被囚时,李世民其实已经赢了,如此来讲,其实李建成并非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其实他和李世民都是聪明人,能力都很强,只不过李世民略胜一筹罢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