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考古界发生了一件与兵马俑的发现一样震惊的大事。那就是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大量竹简。经过整理修复,专家发现这些竹简中有九本奇书。其中,《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发现,揭开了困扰学术界近两千多年的未解之谜。原来,孙武和孙膑不是一个人。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不是同一本书。此外,专家还发现了姜子牙的《天书》。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
说起姜子牙,人们脑海中经常闪现的就是“姜太公钓鱼,欲上钩者”,以及他推翻商朝、建立齐国的光辉事迹。在当今人们的眼中,姜子牙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可惜这样的神人无法与现代人联系起来。简直是遥不可及!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姜子牙曾经留下了一部融入了他思想的作品。由于内容博大精深、玄妙神奇,被后人称为“天书”。
姜子牙的《天书》原名《周书》。这部作品流传了几代,被称为《太公》。据《汉书艺文志》载,《太公》共237篇,其中《谋》81篇,《言》71篇,《战》85篇。全书以姜子牙与文王武王对话的形式呈现。
“太公”在历史传承中屡屡失传。到了唐代,仅存残片。后人将这些残片编成《六道》一书。但从宋代到清代,尤其是当代人,普遍认为姜子牙根本没有着书立说,“六道”是后人假借其名字伪造的。直到银雀山汉墓汉简的发现,才给了世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些汉简中有七本与流传的《六道》基本一致,其余七本虽非原版,但已失传。但对于补充“六道”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13年后,该书的内容才被考古界公之于众,专家们不禁感叹,这是一本圣书!
虽然“六道”只继承了姜子牙思想的一小部分,但光是这些糟粕就足以让无数后人顶礼膜拜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后世之言,周之阴力。诸祖皆祖”。也就是说,论军事、耍诡计,姜子牙才是始祖。
一般军事书籍都注重战略战术,但《六道》不仅注重军事,还特别擅长运筹帷幄。 《文法》中专门列出了12个阴谋,令人惊叹,甚至在商场里也非常实用。总之,姜子牙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从德利出发的用人思想和著述思想令人敬佩。在这种思想下,姜子牙主张按需用兵,以谋取胜,不以肉搏取胜。
跨越三千多年,姜太公的强大思想依然闪烁着璀璨光芒,堪称国宝!
上一篇:为啥时人会称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