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南墙他自己就会回头
创始人
2025-06-21 19:32:23
0

◎姚秦川

1933年,梁漱溟前往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研究,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他把全家也接到了山东邹县安家。

有一天,8岁的大儿子梁培宽闲着没事,趁父亲不在家,便钻进父亲的办公室。他坐在父亲的办公桌前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无非都是一些笔墨和资料。梁培宽发现办公桌的抽屉没有上锁,便想着里面有好玩的东西。不过拉开来一顿乱翻后,发现里面除了书和资料外,再无他物。

梁漱溟回到家后,发现儿子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不禁皱起了眉头。一转身,他看到站在一旁的梁培宽,立即沉下脸,随即拿过一把尺子说:“把手伸出来!”看到父亲一脸严肃的样子,梁培宽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便乖乖地把手伸出来,低着头等着父亲一顿痛打。

不料,父亲只是象征性地在他的手心里轻打了三下,就让他出去了。惊讶于父亲没有责骂自己,梁培宽出了父亲的办公室后,偷偷地躲在一边,看着父亲将被他翻乱的抽屉一点点整理好。梁培宽摸着自己手心,恨不得打自己几巴掌,父亲每天如此繁忙,自己还给他添乱,心里的愧疚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梁培宽再也不会随意翻动父亲的东西了。

在外人看来,梁漱溟对孩子有些宠溺。然而,梁漱溟却不这么认为,他只是对孩子的个性养成不多加约束。他在给初中毕业时的梁培宽的信中写道:“我的原则是,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兴趣。你们兄弟二人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喜欢干什么事,我都不阻拦你们的。”

二儿子梁培恕曾说:“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父亲听任我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事,他不管我。我不想上学,要自学,一会儿说要当空军,一会儿说要开火车。对于我这些离奇的想法,父亲不指责,不阻止。他的学生都有点担心我,但是他却泰然处之,认为我撞了南墙后自己就会回头。”

有趣的是,梁培宽的观点和弟弟相差不多,他说:“在父亲面前,自己完全感觉不到精神上的压力,因为父亲从不以端凝严肃的神气面对儿童和少年人。父亲如果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他只是让对方明白他的想法,但从不干涉。”

其实,梁漱溟的这种教育孩子的理念,完全继承了其父梁济的风格,而他更是将这种优良风格发扬光大。梁漱溟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他在院子里玩耍,随手将自己平日攒下来的一串铜钱挂在一棵桃树上,不过回去吃晚饭时忘记取。因为找不到铜钱,他便在家里问谁拿了自己的铜钱?问得家人面面相觑。看到没有人回答,梁漱溟心里便认定有人拿了他的钱,不敢承认。那天晚上,梁漱溟把全家人闹得不得安生,不过也没有得到那串铜钱的下落。

第二天一大早,梁漱溟刚起床,父亲就来到他的身边,递给他一张字条,便不再说话了。字条上有一段文字,大意是: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铜钱挂在树上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一串铜钱悬于树上,乃指示之。看完纸条后,梁漱溟一溜烟跑到院中的桃树下,果然看见自己的那串铜钱完好无损地挂在树上,想到自己昨日的吵闹,他心里顿时充满愧疚。

一张小纸条让梁漱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父亲的那种宽放和包容,也深深地影响着梁漱溟。后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梁漱溟也像父亲那样,持宽放和引导的态度。想必,这种宽放与包容,也正是梁家世代相传的家风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千...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
原创 《... 题记:近来追剧,不小心就看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发现剧中多数地方跟清朝实际情况非常相似,包括很多细...
原创 曾... 晚清四大名臣,每一位都堪称传奇。但曾、李、左、张四人中,论功勋和影响,还是首推曾国藩。曾国藩字伯涵,...
原创 国... 十四年抗战谱写出无数英雄史诗,战士们的鲜血冲刷了过去百年的屈辱历史,也为祖国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官婉儿之死:才貌双绝却无政治...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暴卒,外界传言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的毒手,企图学武则天临朝摄政,眼...
原创 皖... 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发动一场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谁也没想到,哪怕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下,他还敢冒天...
原创 此... 如果此人不死,三国早就统一了,哪里还有曹操刘备的事儿!你知道这个能一统三国的人是谁吗? 能一统天下...
原创 江...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在这群璀璨的星...
原创 按... 包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仁宗时期,他一生宦海几十年,当过的...
促技艺传承 助文化传播(暖闻热... 常 晋 【人物】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 【故事】王文旺出生于河北武邑县一个农村木工世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