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周朝,大家可能会联想到武王伐纣的壮举,但周朝后续发展的情况,我想大家了解得不多。周朝采用了一套特别有名的制度,叫做分封制度。他们把天下土地划分成几块,奖励有功劳的将军们成为诸侯,让他们自己治理本地,只要向周朝报告就好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诸侯就像是在自己的小国王国,平时没人会管他们怎么治理,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自己当老大,不愿意再对周天子表示尊敬。
渐渐地,周天子的权力弱了,诸侯都自己称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所以后来就有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几乎虚设。为什么这些诸侯称王了还要保留一个没有实权的周天子呢?
其实有点像三国时期。比如曹操尊奉皇帝,他虽然很有势力,但魏蜀吴都没想要除掉皇帝。因为这是一种名正言顺的形式,历史上有功劳的帝王并不仅仅因为有实力,还要赢得世人的尊敬。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乱成一锅粥,但周天子虽然没权力,却能够安然度过。
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些诸侯不希望其他诸侯得到更多好处。分封诸侯的时候,都是由周天子来册封。所以,不管诸侯多强大,和周天子之间都有很明确的君臣关系,如果有诸侯谋害周天子,其他诸侯就会联合起来攻打他,最后会被分割。因此,没人敢直接谋害周天子,周天子也因此幸免于难。
当时的思想在逐渐进步,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英雄辈出,更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巅峰。有很多政治思想家,比如老子、孔子等人在不同诸侯国传播仁义思想,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诸侯们,让他们不能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