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悬物的常态:老赵闲聊博物馆与古塔中藏着的志公3
创始人
2024-11-06 18:17:33
0

原标题:杖头悬物的常态:老赵闲聊博物馆与古塔中藏着的志公3

杖头悬物

1、剪刀、曲尺、铜镜、布帛的常态

志公视觉要素中最显著的一个独特成分,就是持杖,而且杖头上挂着好多物件。从上述基本按照时间坐标梳理的文本资料来看,在南梁慧皎所撰《高僧传》释保志传中,志公的锡杖杖头上,挂着的是“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到了唐朝李延寿撰《南史》之《隐逸下》“宝志传”中,宝志的杖头挂上的是”铜镜剪刀镊属“,而且曾经解杖头左索绳而掷,可见杖头还挂了绳索。到了北宋初年李昉等奉宋太宗旨所编《太平广记·异僧四》释宝志条中,志公的锡杖杖头挂的依旧还是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到了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中,志公的杖头依旧挂着从南梁以来就存在的杖头要素:剪刀、尺、铜鉴、一两尺帛。可见,从南梁到唐代,到北宋,志公杖头的物件要素一直基本没有变化。就是剪刀、铜镜、布帛。一般的志公艺术图像中,也正是如此表现的。

灵谷禅寺志公像

宝志由引导梁武帝创制水陆法会,所以一直成为水陆画中开篇之图,在水陆画上,成为劝说梁武帝创建水陆斋仪的对应高僧画面,而流传万古了。在这类的画面中,志公既有露顶不覆的沙门相,也有头戴三布帽的装扮,道理很简单,沙门相的高僧大德实在太多,而三布帽、风帽的圣贤屈指可数,容易辨认。

下图为明代《水陆缘起图》,首都博物馆藏,花脚大仙拍摄,画面上方是梁武帝向志公和尚问法图,下方是金字抄宋代宗赜作《水陆缘起文》。左上角有万历皇帝之母慈圣皇太后款识钤印。

同时,在同类画面中,志公不仅有胁失合十站立的状态,也有随从手持锡杖的状态,持锡杖的时候。也有头戴三布帽的时候,见下图所示:

清代 雍正十三年 昆明刊刻 梁王忏

有时为了强化志公的视觉要素特征,除了三布帽之外,还格外明确地在杖首挂上了志公的著名的招牌物件,剪刀布帛之属。见下图所示:

明代嘉靖年刊梁王忏

在下图水陆画中,风帽四州大圣与风帽宝志公同在,在右边深色衣服老者风帽志公的身边,紧跟着一位手持锡杖的随从,这个锡杖上也正是悬挂着志公的招牌要素剪刀尺子。

下图为四川夹江千佛崖第91号龛宝志禅师像,左手持锡杖,上挂的也是剪刀、铜镜、矩尺等物。

下图为四川省夹江县千佛岩第091号窟唐末至五代僧伽、万回、宝志三高僧合龛像线图,僧伽其左侧之志公,风帽而坐。手持锡杖,锡杖上悬挂剪刀、尺之属。

可见,志公的锡杖之上,悬挂剪刀、布帛、铜镜、尺子是艺术图像表现中常见的要素无疑。

比如,唐代皎然在《志公赞》中就曾云:“大动之地,我安其中。高景无氛,灵鹤在空。出生死阨,随物有终。剺形骇俗,借缋开蒙。常携刀尺,精意谁通”。

南宋李曾伯在《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中也咏叹:“ 天女花边 浑似剪 ,志公杖上 平如尺” 。

更为好笑的是,因为志公锡杖上挂了剪刀布帛,后来志公竟然成了澡堂业与修脚业的祖师爷。也只能佩服民间思维的跳跃了。呵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邓... 邓小平,这位伟大的中国领导人,在离世前饱受疾病折磨,但他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却从未减弱。在他...
原创 清... 岳钟琪,或许这名字的知名度并不高,可是如果提起他的祖先岳飞,那肯定是如雷贯耳。 按照岳氏族谱的记载,...
原创 刘... 刘备占据益州时,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后宫空虚,于是想起了娶老婆。以刘备当时的地位,娶个黄花大闺女易如反...
原创 比... 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封神演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神榜,其中描述的商纣王是一个残暴、昏庸、沉迷于酒色...
共青团永新县委组织参观青少年红... 日前,共青团永新县委、县青学联带领着一群满怀激情的返乡大学生,来到永新县象形乡柘溪村李页俚故居,共同...
原创 李...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十二日,李密和王世充大战于洛阳北的邙山脚下,结果李密大败。 一、 瓦岗军的...
原创 溥...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36年多尔衮挥兵入,由顺治做了清朝第一位皇帝到1912...
原创 李... #深度好文计划#大唐盛景,皇宫深处宫廷风云激荡。皇位之争,不仅牵动国运兴衰,更关乎无辜生灵之安危。观...
原创 死... 霍金是20世纪以来请赐予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而秦始皇也是我们中国古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