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都强烈想去一线指挥,宋时轮最终为何没有争过陶勇?
创始人
2024-11-06 16:50:16
0

原标题:长津湖战役:都强烈想去一线指挥,宋时轮最终为何没有争过陶勇?

长津湖战役的战役部署一出,却因为9兵团司令部位置较远而面临指挥上的困境。为了高效顺畅地指挥、及时掌握战局并处置各种情况,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向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建议在一线开设前指,指挥第一梯队20军和27军的作战。然而,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宋时轮的拒绝。

宋时轮认为,陶勇一直患有胃病,而且入朝后由于秘密开进,后勤保障跟不上,导致部队在一片炒面一把雪的情况下,陶勇原本就存在的胃病异常发作,使得他痛苦难受。因此,宋时轮担心陶勇在前线指挥的情况下身体吃不消,无法承受压力。于是,他提出让陶勇留在兵团部,而他亲自上前线指挥。

然而,陶勇却并不甘心就此罢手,他坚持要上前线指挥。这引发了宋、陶之间的争持,双方都希望能够亲自指挥第一线的战局。最终,宋时轮没有争过陶勇,这让人不禁思考,一个一向性格倔强、刚强好胜的人为何会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退让呢?

首先,宋时轮强调自己是主帅,而主帅不能离开“中军帐”。这是他的第一点理由。他认为主帅需要在指挥中军的过程中随时掌握全局,不能远离指挥中心。陶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向宋时轮表示,整个兵团需要宋时轮的全面掌控,他需要亲自坐镇中军,并及时向主席和志司的彭德怀司令员请示和报告战况。陶勇作为副司令员,在直接面对主席和彭老总时,可能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

陶勇的第二个理由是他对20军和27军更加熟悉,指挥起来更为顺手。对于20军,陶勇不仅了解领导和部队,还有着深刻的战斗经验。20军是新四军老部队,由战将叶飞一手带起,陶勇与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多次的合作经历。他在黄桥决战、车桥战役、天目山反顽战役等战斗中,与20军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的战役任务。这使得他对20军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

对于27军,陶勇虽然了解没有那么深入,但他对军长彭德清非常信任,彭德清曾是他的得力部下。这种信任和默契让陶勇在第一梯队的指挥上更为得心应手。他的第三个理由是他的直接行动,未等宋时轮同意就立即开拔。陶勇一向以干脆利落、机断果决著称,这一次也不例外。而面对这样的自行决断,宋时轮最终“无可奈何”。

陶勇的勇挑重担、深入一线、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宋时轮。毛泽东主席对长津湖战役的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兵团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在回忆战役时,宋时轮对陶勇的赞誉更是溢于言表,他称陶勇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是一个指挥经验丰富的虎将。这次长津湖战役,正是陶勇和宋时轮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了艰巨的战役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瞿秋白在哈尔滨的51天 □何伟志 从1920年10月20日晚八九点抵达哈尔滨车站,至12月10日离开,瞿秋白在这里度过了难忘...
原创 陈... 陈友谅的能力比朱元璋真的差得不多吗? 有一位王姓历史博主说陈友谅得人心,治理辖境有一套,能力比朱元璋...
原创 隋... 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继续前行。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带着一座“行走的宫殿”踏上了北巡...
原创 霍...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班固 导语:霍去...
原创 刘...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奠定生死之交,刘备建立蜀汉,关羽和张飞这两兄弟忠心耿耿,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三人...
武汉三镇客场遭遇三连败,这是他... 3 - 武汉三镇客场遭遇三连败,这是他们在中超并列最长的纪录,也是球队单一中超赛季最长的纪录。
原创 诸... 诸葛亮临死时,用了一条毒计,处心积虑的布了一个局,害死两个人,只为让一个人顺利接掌大权。 诸葛亮在...
原创 “... 引言 三国时期曹操的第三个儿子,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薤露》一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鳞介尊神龙,...
寻根山西洪洞:王氏家族的迁徙与... 寻根山西洪洞:王氏家族的迁徙与传承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2025年3月1日晚...
将军用自己的幽默在血雨腥风中开... 在开国将帅的璀璨星河中,陈赓大将始终是最特别的那颗星。这位黄埔一期生戴着圆框眼镜,总挂着狡黠笑容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