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楚国项氏名将众多。战国末期项燕率军抵御秦国的进攻,秦末项梁举起了反秦的大旗。项梁死后,项羽继续反秦。由于他重用项氏,项氏中将领众多。那么,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杀后,作为胜利者的刘邦是如何对待项家人的呢?
失踪:四人
由于正史中除项羽外没有其他项氏家族成员的个人传记,所以项氏将领的事迹大多散布在其他人的编年史和传记中。不仅碑文少,而且过于零散,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四人虽然出现在史料中,但很难查出他们最后的结局。
1.香庄。他是项羽的表弟,他的事迹主要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范增看出刘邦有远大的野心,多次要求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没有回应。于是范增找到项庄,让他舞剑招待刘邦,等待机会杀死刘邦。然而,由于项伯项庄没能阻止他。此后,历史上再无记载。
2.相声。项氏将领,与项羽具体关系不明。 “彭城之战”后,因九江王英布被刘邦派去造反,项羽派遣项胜、龙且攻打九江国。英布兵败,投奔刘邦。汉四年(前203年),韩信平齐齐国后,派灌婴南下攻楚,夺取了淮南大片地区。与此同时,项胜率兵收复淮北地区,灌婴于是渡河,在下邳击败项胜。攻克下邳城后,项胜的副将薛恭被杀,项胜下落不明。他后来的事迹史料中并没有记载。
3、向寒。项氏将领与项羽的具体关系不得而知,他们的事迹仅在《史记陈丞相世家》和《史记金涉》传记中简单提及。陈平在楚军营时,项寒奉命任命陈平为都尉,赏金二十俳。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地区对峙时,刘邦手下大将金涉奉命率部到处征战。他多次击败楚将,切断了楚军从荥阳到项邑的交通通道。后与项战于济阳城下。汉军交战,项汉大败。此后,他的事迹就没有载入史册。
4.项链。项氏将领与项羽的具体关系不得而知,其事迹仅在《史记范蠡滕观传》和《史记伏晋跨城传》中简单提及。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时,项冠曾率军在齐国潞县门口与汉将管婴、金射、傅宽等人交战,大败。此后,史料中就找不到这些事迹了。
降汉并封侯:四人
1、项伯:被封为射阳侯。他的真名是项娟,是项羽的叔叔。秦时因杀人而受到张良保护。项氏反秦后,项伯跟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后来因为与张良的旧情,在楚汉争霸期间多次帮助张良,进而间接帮助了刘邦。汉武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战败后,项伯投降刘邦。刘邦认识到他多次帮助过自己,就封他为射阳侯,并赐姓刘,后来改名为刘邦。
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项伯(刘潭)去世。因嫡子刘遂犯罪,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射阳侯被废。
2、祥祥:被授予桃侯称号。项氏将领,与项羽具体关系不明。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趁项羽主力被牵制于齐的机会,率军分三路进攻楚国都城彭城。跟随项塔、龙且镇守定陶的项祥被管婴击败。之后,项祥投降了刘邦。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项祥等项族被赦免,改姓刘。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向跟随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后任淮阴刺史。次年被封为陶侯,定居千户,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排名第135位。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向因罪被废,陶后国被废。汉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吕后再次封刘向为道侯。
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刘向病逝,其子刘奢继承爵位。汉景帝时期,刘涉历任侍中、御史、宰相。刘奢死后,其子刘友、孙子刘子维先后继承爵位。直到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汉武帝才以“金不如法”为由,剥夺了106个侯爵,刘子维也受到牵连,被革职。
3、向塔:获平高侯称号。又名“项佗”、“项拓”,是项羽表弟的儿子。早年跟随项梁反秦。项梁死后,他跟随项羽征战。楚汉争霸时任魏国丞相,在定陶被管婴、曹参击败。韩信占领齐国后,项塔、龙且带兵救援齐国。结果,龙且战死,向塔被俘。红沟议和后,被释放到西楚。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次年,项塔投降刘邦,任西楚当都督。刘邦封他为平皋侯,并赐姓刘。他的聚居地有580户,居西汉之首。第121位开国英雄。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项塔(刘塔)去世,平高侯爵位传四代。其子刘源、孙子刘广、曾孙刘升先后继承爵位。元定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第四代平皋侯刘胜也因“不以金为法”事件被剥夺爵位。
除了上述四人之外,还有一名项氏家族成员,姓名无法考证。项羽战败后投降,被刘邦封为宣武侯,改姓刘。
此外,还有项氏将领项婴。项羽灭秦封天下后,派他到常山国监视常山王张耳。随后,陈余率军攻打常山国。张耳兵败逃走,杀了项婴。他带着他的头投奔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