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为何那么多大型宴会?是真的盛世,还是徒有其表
创始人
2024-11-05 23:10:34
0

原标题:乾隆时期为何那么多大型宴会?是真的盛世,还是徒有其表

封建统治者都喜欢设宴示富、示盛、示恩。乾隆朝是清代的鼎盛时期,高宗本人又是极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在位期间充分利用了“设宴”这一传统方式,并有所发展。整个乾隆朝设宴无数,影响较大者有如下三类宴会,即宗室宴、大蒙古包宴、千叟宴。

宗室宴:在乾隆朝以前,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历朝都发生过室诸王之间的激烈斗争。康熙、雍正两朝,这一斗争显得更加激烈。乾隆朝宗室之间虽也有矛盾,但没有发生过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世宗共有十子,其中长子弘晖、次子弘盼、三子弘昀、七孑福宜、八子福惠、九子福沛均早殇。四子弘时也于雍正五年(1727年)去世。世宗逝世时,在世的皇子仅三人,即五子(后排为四子)弘历,六子(后排为五子)弘昼,十子(后排为六子)弘瞻。

而弘昼、弘瞻从未对弘历的皇位构成威胁,而且弘昼还是弘历执政时的得力助手。因此乾隆朝的宗室关系较和谐,这是有别于康熙、雍正两朝之处。高宗在乾隆九年(1744年)、四十七年先后举行过两次宗室宴。乾隆九年这次规模较小,高宗在丰泽园宴请王公及近支宗室百余人,高宗还更其殿名为“惇叙殿”,以系宗族情谊。第二次宗室宴在乾清宫举行,参加这次宗室宴的有王公宗室3000余人,“极为一时之盛”。

大蒙古包宴:乾隆年间,先后经历了对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战争、对厄鲁特蒙古辉特汗阿睦尔撒纳的战争以及对回部布拉尼敦、霍集占的战争,完成了对天山南北的统一,从而最终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这不仅是乾隆朝的盛世,也是整个大清王朝的盛世。对此,高宗津津乐道,不仅言表于文字。

而且自乾隆中期以后,每当回部、哈萨克、厄鲁特等诸部首领入贡时,都要在避暑山庄万树园等处设大黄幄殿,可容千人,其势如保和殿之宴,宗室王公及新降的少数民族诸王、贝勒、伯克都要与会,俗称“大蒙古包宴”。如,乾隆三十六年(171年),当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之后,是年九月,高宗于木兰围场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回到避暑山庄后,又多次在淡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等处接见渥巴锡,并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赐宴于万树园,设灯宴,观火戏。高宗还赋诗祝贺,其中有一首的诗句称:“西陲平定已多年,宴费频施毕后先。孰意新归额济勒,山庄重看设灯筵。”

千叟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六十大寿时,开千叟宴于乾清宫,与会者1900余人。宣称向其祖父学习的高宗,对于千叟宴之设也完全继承了下来并有所发展,不仅次数增多,而且规模更大。高宗先后举行过两次千叟宴。第一次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乾清宫前举行,参加者3900余人,各赐鸠杖。第二次是在嘉庆元年(1796年),这一年高宗正式让皇位给自己的儿子颙琰,即仁宗嘉庆皇帝。

是年,高宗已86岁,他在皇极殿再次举行千叟宴。与会者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计5900余人,其中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十多位,均赐酒联句。这些参加千叟宴的老人,既有朝廷老臣,也有退仕官员以及绅士,但更多的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从全国各地齐集京师,共祝世间的安定和昌盛,共祝老人们的长寿、幸福。因此,昭称:“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实熙朝之盛事也。从圣祖到高宗,举办这活动,体现出太平盛世君与民同乐,共享太平之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繁荣、物资丰富。诚如昭裢所评:实为盛世之“盛事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菡萏飘香,金湖举办第39届全国... 盛夏七月,江苏金湖荷花荡景区已是碧叶连天、暗香浮动。1.2万亩荷田如铺展的绿毯,托举着朵朵清荷,将暑...
原创 被...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整个世界其实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也就是大国吞并小国,灭亡小国。而对于小...
原创 美... 在苏联末期,随着苏联解体的趋势日益明显,叶利钦逐渐进入美国的视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始终对"新生"的...
原创 外...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我们能有今天的璀璨的文明社会,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在过...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国家来看,很多国家是纯粹的移民国家,最典型的美国,靠移民建立起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此外...
原创 富...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30年河东,30年河西”,比喻没有永远的繁华,也没有永远的穷困,很多国家...
原创 苏... 【历史】《周易》中有句话,叫做“能屈能伸”,意思是能弯曲,也能挺直,表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才能获得长...
原创 此...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节日,是家人期待团圆的日子,表达对新一年的热切期盼和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还影...
原创 7...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通过轰炸珍珠港让美国被动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日本为此付出的代价可不算小,不仅...
回顾欧洲女孩长得像中国人,跑到... 1 人们都说“养育之恩大过天”,而生育之恩同样让人没齿难忘。 谁都想在生养自己的亲生父母庇护下健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