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李景隆,谁更强?这个问题,在《山河月明》中得到了徐达的提问。两人的回答立刻揭示了他们的实力差距!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从小就深谙兵法。在剧中对待粮食官员的手段确实显示了他的才华。朱棣少年时或许有些放荡,但投身军旅后变得截然不同。他在凤阳演武中击败了秦王和晋王,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那么,究竟是哪位更加厉害呢?徐达在他们面前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王保保大举进攻北平,你们的对策是什么?”
李景隆建议放弃北平周边的密云、怀来、遵化、永平府等地。因为这些地区的城墙太矮,不适合坚守。他主张将所有军马集中于北平城内坚守,并派出精兵守住松亭关和卢沟桥。因为松亭关是大宁援军驰援北平的必经之地,卢沟桥则是朝廷大军北上支援的关键地点。简单说,就是除了松亭关和卢沟桥,放弃北平外围地区,诱敌深入。
而朱棣的想法则完全相反。他提出两点:一是守卫北平而不在北平战斗,二是依靠坚固的城池和骑兵。步兵可以在城内坚守,而骑兵则可以在城外寻找战机。因为王保保的兵力虽多,但要分兵攻打北平城,这给了骑兵机会。
朱棣的策略很明确:不可以固守城池,而应主动出击。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三国时期,刘备攻下汉中后,魏延提出了保持周边的防守策略。但姜维接任大将军后,防守重心转移到了陇右,兵力不足,结果导致失守。李景隆和朱棣对于北平攻防战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而朱棣的想法更符合北平的实际情况。论军事能力,朱棣胜过了纸上谈兵的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