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国在对外征战中频频取得胜利的同时,国内却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即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这场变革对近代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还为英国在下一世纪中夺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的发端是一次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这一历史时刻见证了机器逐步替代手工劳动,大规模工厂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这是一场既生产力又科技的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起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然后迅速传播到整个英格兰,甚至蔓延至欧洲大陆,19世纪更是传入北美。与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海外帝国扩张并非偶然,它推动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对各类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整个英国加速了生产的脚步。
最初,市场上对改革的迫切需求主要体现在纺织业。这个行业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成为工业革命的最初阵地。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了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我们都需要优质的产品。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在工业中创新。为了更快地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问世:飞梭(1733年)、珍妮机(1764年)、水力纺纱机(1768年)、骡机(1779年)、卡特莱特织布机(1785年)等相继出现。这些发明引领了生产方式的革命,由原本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纺织生产,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工厂模式。
而随着纺织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营模式的改变,工业革命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纺织机作为工具机需要强大的动力推动,而水力是理想的动力源。这导致工厂必须建在有急流的乡村地区,而不是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城市。同时,流水的量也受到季节影响,这为后来蒸汽机的发明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个时期,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引领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他发明了蒸汽机,首次将机械动力引入了生产领域。最初,蒸汽机被用于为工厂提供动力,驱动纺纱机和织布机,为炼钢厂提供风力,为煤矿排除矿井积水。到1800年,英国已经拥有321台蒸汽机,到19世纪20年代,蒸汽织机已经替代了绝大部分手工织机。蒸汽机不仅在纺织业取得了成功,还被引入到运输领域,最终彻底改变了水陆交通。1783年,马贵斯·朱费罗伊·达班斯成功地使用蒸汽机驱动船的航行;1804年,理查德·特利维西克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虽然最初的尝试并非经济上的成功,但通过不断的努力,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很快问世。1819年,第一艘汽船横渡大西洋。到1840年代,英国主要铁路干线已经基本建成。蒸汽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工场无法购买昂贵的蒸汽机,从而推动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向城市集中,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彻底改变。
除了纺织业和蒸汽机的改革,工业革命还深刻影响了钢铁行业。从1709年后,英国冶炼行业开始使用焦炭(由煤提炼而来)替代相对昂贵的木炭作为冶铁的燃料。焦炭不仅价格更为便宜,还使生产者能够建造更大的鼓风炉,增加铁的产量。在18世纪,英国铁产量突飞猛进,价格却更加便宜。便宜的铁制设备和零部件推动了工业机器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建筑、造桥及造船业中。19世纪初,钢的制造非常昂贵,但在1740~1850年间,一系列技术进步简化了炼钢过程。1856年,亨利·贝西默成功地建造了改良的鼓风炉,即贝西默转炉,使大量便宜的钢的生产成为可能。钢产量激增,很快在需要高强度机械作业的行业中替代了铁制工具、机器和建筑材料。
工业革命的海外贸易和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大对金融产业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1760年之后,以金质货币为基础,英国建立了复杂的信用制度。1750年,英国只有12家银行,到1796年,几乎每个城市都设有银行。这一发展为国家提供了融资的条件,也成为英国在需要时强大募集资金的基础之一。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为反法国家提供了巨额补助金,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国债。1756年,英国的国债仅为7457.5万镑,到1815年激增至8.61亿镑。这种惊人的募集资金能力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也是英国权势的重要基础之一。
整个工业革命历经近一个世纪,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经历了惊人的发展。从1770年到1840年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从1720年的2.5万吨,增至1840年的139.64万吨;煤炭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则增至3000万吨。工业革命的影响超出了英国国界,建立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不仅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更是与其他国家拉开了巨大的距离。1793年,乾隆还可以傲慢地拒绝马戛尔尼扩大贸易的请求,但半个世纪之后,英国用大炮强行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不仅开放通商,还要割地赔款,并给予英国人租界、治外法权以及最惠国待遇。
这段历史充分展现了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英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国内经济结构,也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了英国的霸主地位。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巨变,不仅彻底改写了人类的生产历史,也为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变革不仅仅是一场生产和科技的革命,更是一场影响深远、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