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要想不败,究竟该怎么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创始人
2024-11-05 01:43:57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赵国要想不败,究竟该怎么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在《孙子兵法》中,提到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传达了打仗的战略层面,强调在战争中最高明的战士是能够通过智谋而不经过实战就取得胜利的。这个原则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长平之战正是一个例证。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为争夺上党郡展开激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赵国选择了通过军事对抗来争夺地盘,然而这种选择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文章提到,按照《孙子兵法》的原则,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属于“其次伐兵”的范畴,即通过实际的军事对抗来争取胜利。然而,这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差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常常导致战争的延续,死伤惨重,且结果难以预测。

回顾长平之战,赵国实际上处于劣势。文章指出,赵国虽然实力强大,但明显不是秦国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单靠武力对抗秦国,被认为是不可取的选择。文章提出了两种更为明智的选择,即伐谋和伐交。

伐谋主要强调的是通过谋略手段取得胜利。文章提到,赵国可以利用谋略来打破秦国的部署,例如将45万大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长平严阵以待,另一部分则分散攻占秦国其他各路地盘。这种方式可以迫使秦国重新规划战略,形成对其有利的局面。

伐交则强调的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文章指出,赵国可以争取其他五国的军事支援和后勤支援,形成联合力量。通过外交手段,赵国可以让其他国家认识到共同对抗秦国的紧迫性,最终形成联盟。这样一来,赵国不仅在军事上得到支持,还能够稳妥地解决后勤问题。

总体而言,文章强调了在战争中明智的选择是通过谋略和外交手段来取胜,而非简单地通过兵力对抗。这种思想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智谋思想,提倡在战争中善于运用智慧,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最终的胜利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吴佩孚,民国时期的一位突出军阀,不仅是直系军阀的领袖,更是当时少数坚持正直原则的军阀之一。他在胶济铁...
原创 除... 清朝妃子们的生活除了伺候皇帝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活动,以下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一、晨起梳妆打扮...
原创 如...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辈出,乱世更是培育了许多杰出人物。秦末乱世,众多英雄涌现,如陈胜、项羽、刘邦、张...
原创 他... 引言 福建地区的客家人,他们的语言你大概听不懂。但他们却坚称自己是纯正汉族人,说的也是正宗汉语,可现...
原创 彭... 1972年1月8日上午,彭德怀从专案组的提审人员口中得知“913”的大概情况,并被要求揭发和交代那位...
原创 明...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明朝的一位传奇人物——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首辅,他在位期间的改革措施简直堪称“...
原创 得... 前言 粟裕的儿子叫做粟戎生,粟裕大将自己就是一员虎将,所以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而粟戎生这...
原创 她... 才高八斗的曹植曾经写过一首《洛神赋》来称赞甄宓“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原创 曾... 曾泽生从朝鲜回国,被毛主席接见后,交代妻子:北京不能待,为何 1951年4月,北京中南海内一片肃穆。...
原创 2... 2021年6月29日,有29人获得了“七一勋章”,他们需要去人民大会堂授勋。在仪式上,有一位老兵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