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怎么理解“秦国可以无商鞅,但不能无孝公”这句话?看黑白怎么说
创始人
2025-06-12 04:32:04
0

秦国早在秦厉共公之后几代的动荡中,国力已经消弱不少。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

虽然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时期也颇有作为,但是此时的秦国宛若垂暮老人一般,备受战力超强的魏国的欺辱;一次次在与魏国争夺土地战争中,从早期的稍占优势,到后期的缺兵少粮;此时的秦国,说句不好听的,不一定比韩国强多少,数次想要收复河西之地,但也只是加重人民负担而已。

秦孝公继位时,山东六强局势已经形成,战国六雄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从郑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

遥想当年秦穆公时期,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并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这是何等的霸气!

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同时秦孝公还兵分两路,向东围攻陕城,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周王室为了表彰秦孝公斩杀西戎獂王之功,派使臣送来祭肉。

可以说秦孝公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深知秦国顽疾之人,知道什么样的变革才真正符合秦国;自秦孝公继位以来就发布重赏立志变革;虽然当时的秦国已不如当年强大,但是仍是大国,所来献策之人肯定不少,但是却都未满足秦孝公的需求。

而商鞅之法,只能说是正好对上了秦孝公的心思,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而商鞅变法,其实真正阻力最大的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力压国内旧权贵,先后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大良造,这都需要无与伦比的魄力;能拥有这样魄力之人,即便没有商鞅,以当时的百家争鸣之学说辉煌,总会有符合秦孝公需求的人存在,而且商鞅其实也是属于法家。

秦孝公在贯彻实施变法后,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后来秦国不仅收复了原有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还乘势攻占了不少属于魏国的土地;而当初的霸主魏国,在一连串的失败之后,已经丧失了当初的超级强国地位。

这也能理解为何秦惠文王会诛杀商鞅而原封不动保留商鞅变法内容了;因为商鞅不杀,秦惠文王地位不稳,但是商鞅变法内容其实就是商鞅将秦孝公对秦国思考的需求具体表达了出来,秦惠文王当年不会推翻他父亲定下的而且经过证实对秦国切实有效的政策了。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秦国可以无商鞅,但不能无孝公”之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胡兰成在1943年年底写了篇文章,分析了中国战局并得出结论:日本帝国主义必败,汪精卫南京政府亦会覆没...
原创 两... 1965年,毛主席邀请蒋介石回大陆看看,老蒋提出了6个条件,毛主席为何全部答应?蒋介石提出的这六个条...
原创 西... 话说因为有过深入的合作历史,民国时期的西北军将领在抗日、解放战争中与我军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联系,...
原创 刘...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这个被称为“阿斗”的无能之辈,显然没有能力治理蜀汉。而作为蜀国大权在握的诸葛...
原创 清... 有一句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指每到国破家亡之际,贩夫走卒、舞刀弄枪等不读诗书的匹...
欧洲五国商务考察:穿越历史与艺... 一、法国:艺术与革命的摇篮 法国,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到卢瓦尔河谷的...
原创 清... 大清的官员,外国人称之为“满大人”,这其实是一种调侃、嘲讽,甚至是藐视的称谓。之所以会有这个称呼,原...
原创 宋... 晁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并没有小说中写的那么举足轻重。晁盖是宋江的淮南盗三十六寇之一,排名第三十四...
看韩国当前困境,更佩服主席74... 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在寒冷的2023年2月9日于平壤如期而至,朝鲜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最新的军事雄风。 战...
《甄嬛传》:浣碧为什么只能从玉... 《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剪纸小像事件后,皇帝就将浣碧赐婚给了果郡王。 为了提高浣碧的身份,甄嬛认浣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