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太平军顺江而下的凶猛势头,两广总督卢建英也率领2万余人马、1500艘船只逆流而上,力争在中游牵制太平军东进。长江。谁料养尊处优已久的官军“遇寇不战而走,前军全军覆灭”。政府军不堪一击,四散奔逃。卢剑英在战乱中救了一条命,狼狈地回到江宁。剩下的就只有守住江宁,等待援军了。
太平军攻克九江后,进行了一些修缮,顺流而下。一路上,他们缴获或捡起了政府军委遗弃的大量火炮弹药。战利品越来越多,他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涨。太平军攻克安庆后,南京门户失守,江宁城内一片恐慌。
太平军掠夺了无数银币和大米。他们有足够的食物和武器。他们有强大的士兵和马匹。他们水陆并进,很快就到了江宁城的边缘。太平军沿城修筑炮台24座,聚集大量战船。当时他们从忻州大胜关蜿蜒至七洲里。他们日夜进攻,轮流攻城。同时,他们沿着城墙挖地道进攻城池。江宁城内,守军开始崩溃,百姓陷入危险。
两江总督卢剑英到上游督军撤退后,皇帝和不少大臣都非常不满,有的大臣甚至想弹劾他。但咸丰皇帝只任命项侯为总督,与江苏巡抚杨文定一起留在江宁,负责指挥“江宁保卫战”。
当时江宁城周围有九十六里。那里驻扎的八旗士兵和汉军士兵只有五千人。兵力严重不足。与洪秀全的50万大军相比,就是100:1。如果与太平军相比,到达江宁时已达六十人。与数万大军相比,双方的实力差距就更大了。太平军虽然不可能全力进攻江宁城,但他们的气势已经压倒了官军,江宁城内一场激烈的血战在所难免。
城内官军在百姓的帮助下,已经顽强坚守了十多天。由于明城墙坚固高耸,城门紧闭,江宁城的防御能力增强,太平军一时难以攻占江宁城。太平军使用炸药“钻城”。他们先是在羿锋门城墙下挖洞、埋设地雷、炸药,最后将城墙炸出一个“十几丈”的大缺口。随着城墙倒塌,太平军蜂拥而至,杀声震天,猛攻江宁城。当一座城门被攻破时,其他城门似乎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太平军很快攻破了水西门、汉西门(“汉西门”)、南门(应为“聚宝门”)。在此过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乘梯子爬上城墙,与清军进行了肉搏战。部分太平军爬上城墙,迅速冲下城墙打开城门,扩大大队兵力进城。经过几轮激战,江宁城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江宁城宣告失守。
清军总督项侯、副都指挥使霍隆武带头,登上皮皮河防守。他们率领官军,拼命抵抗了十多个昼夜。外城被攻破后,他们将剩余的兵力集中到“内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与他们配合。防御。江宁城的这座内城又叫“满城”,应该是满族八旗的主要居住区。满清时期旗人的优越等级由此可见一斑。
“满城”,即内城,是江宁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城里所有的女性都在战争中提供帮助。”可以说,全民参战,人人上阵。战斗持续了一天,满城仍被太平军攻陷。都督项侯“亲手杀贼数名,身受数十处伤,而死”;副都督霍龙武策马督战,负伤倒地,劳累而死;两广总督卢剑英参加战斗,见大势已去,在混战中做好了“易脱”的准备,乔装逃跑,但仍被太平军抓杀。
太平军攻占内城(称为“满城”)后,对城内的男孩进行屠杀和残酷阉割。 《清史稿》中多次记载:“盗贼闯入内城,屠杀尤为惨烈,男女几乎无一幸存”。这座城市的愤怒。”这些残酷血腥的场面让人想到什么?我想到了“屠杀”这个词。
江宁市的“满城”是满族八旗人居住的特殊城区。太平军起义本身对满清的种族歧视有着明显的反抗。所以,在攻占江宁城之后,“满城”这个城中城,受到的攻击更加凶狠,也算是有原因的。
在抵抗太平军进攻江宁城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人物和事迹:
有兵源者,为官为首,为勇者。攻克江宁城宜丰门时,他率领阵亡将士奋战。 “贼人败了,却突然出现一个狙击手,死在阵中。”最后被太平军狙击手射杀。
江西石城人。公生,曾在盐城、泰兴、江浦、上原、六合、江宁等县做过官。他有政治话语权,江宁的防御、储粮、练兵等工作都依靠他来实施。当太平军炮轰江宁城时,他带领阵亡将士从攻击中恢复过来,一边修复城墙一边反击。 “城陷之时,他被判了死刑,投河而死。”
太平军攻打江宁城时,江宁布政使戚素藻赶到皮皮指挥。三天三夜,因“城中孤寂,援军未到,都督无能为力”,吐血数升,死在城上。 “他死时闭着眼睛。” ”。
抗拒者于道光三年晋升进士。咸丰元年,升任江安粮道,官职清正。贼将至,有人劝他用都督运他出城。柯让道:“江宁是东南都城,失去了它,大局就岌岌可危了,我们将何去何从?”布政使齐素藻闭目而死,柯让对他说:“国库里还有钱,应该招募死士,以完成皇帝的野心。”克让镇守清凉山,督战,最后战死。其弟克诚、儿子宋恩被杀,妻子李在家中上吊“身亡”。
唐一芬出生于江苏武进,后升任浙江乐清同乡会副会长。他以治军抓贼而闻名。他为人正直,其诗、画、政绩文章均为时代所器重。晚年辞官隐居江宁。当“广东匪患肆虐”时,唐逸芬看到时势越来越紧迫、难以控制,就对别人说:“我今年七十七岁了,家世忠孝。逃走固然不幸,但我应该以死来完成见先祖的野心。”江宁城被太平军俘虏的那天,唐逸芬“平静地写下遗言,投水而死”。
当时,江宁城内也发生了激烈的巷战。
太平军用地雷炸毁城墙时,江南提督福主洪阿攻城,杀贼。然而,城门却接连被攻破。 “盗贼从四面八方涌来,街头厮杀。”
邹明和,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年进士。咸丰元年,由顺天府尹升任广西巡抚。咸丰三年,武昌已陷。他回到江宁,准备沿江防御,协调防御。江宁陷落时,他写完厥令,率队出到三山街,太平军的人出来,大声喊道:“这是桂林都督邹!”他喊着他的名字并批评他。他辱骂、谩骂邹明和。邹明和也咒骂不已,最终被太平军“肢解而死”。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文武百官以及被强行组织起来的黎族人民跪拜欢呼的欢呼声中进入江宁城。洪秀全将江宁改名为“天津”并定都,正式定居。此时太平军的兵力已发展到六十万,足以与清朝抗衡一时。
太平天国定居江宁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宫殿建设。他们毁掉了原来的两江总督府,扩建为天王宫。为了“拓宽场地”,扩大建设规模,附近居民房屋被强行拆除搬迁。洪秀全为了修建天王殿,“动用了万余名劳工,宫殿极其豪华华丽,雕有龙腾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而且大多是由金制成。除了洪天王的天王宫外,其他“傀儡国王都建造傀儡宫殿”,这让江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
由于一下子来吃饭的太平军士兵太多,江宁城里的粮食很紧张。太平天国“将年老无色的妇女逐出城外,任其四散”。事实上,他们拆散了无数的家庭,让许多老人死去。妇女无家可归。此外,更无耻的是,“凡十五岁以下、五十岁以下的妇女,都被夺去分给大众,若不从,则杀之。坚守遗志者,常自杀,数十人”。成千上万的人将会死亡。”这里的“分配公”,就是将这些妇女分配给太平军做性奴隶。分配的女性人数根据其职位而有所不同。如果这些妇女不服从,就会被杀死。很多女性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操而选择自杀,最终惨死。成千上万。江宁城内,哀号声四起,场面极其惨烈。
在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制度和机制后,洪秀全随即分兵主动出击,“分党侵中原”一路北上,企图占领河南、直隶。最后威胁清政府皇城所在地燕京,引起“天下‘动乱’,但最终被清军击退到黄河以南;另外兄弟李秀成、李石贤,分别率兵攻打苏、上海、杭州等地,浙江、杭州地区失守;其他如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有带兵进攻的任务。此后,太平军与官军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不断,尤其是江宁地区,最为频繁、激烈。
由于“太平天国”是在清朝境内出现的反政府政权,注定要不断遭到政府军的歼灭和攻击。因此,洪秀全“定居江宁”并没有给江宁这片土地带来好消息,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麻烦。灾难。从太平军到来之日起,江宁就成为政府军与太平军作战的主战场。
清政府以湖北巡抚、钦差大臣向荣为将领,率军一万七千余人,攻打江宁通济门和七桥翁贼根据地,先后攻破孝陵卫驻守。紫金山共建十八营,号称“江南营”。京师齐山兼任钦差大臣,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军驻扎扬州城外,史称“江北大营”。江南和江北两大军营随时都会向江宁城发起进攻。
然而,太平军却凶猛无比。双方在江宁及其周边地区继续上演占领、收复、收复、收复的拉锯战。太平军还在周边地区造成了大量杀戮。
当攻克与江宁毗邻的杭州城时,江南军总司令瑞昌、杭州副都统管复、赫特黑纳,江苏粮食储备库。
据民国《丹阳舒氏族谱》记载,太平军攻克常州时,当地政府组织民团,阻止“常毛”(太平军)东进常州。当地的苏族、蜀族、毛族与太平军作战。战斗中,太平军除了全部参战人员被杀外,还进村烧毁房屋、灭族。当时光是舒家就有数百人被杀。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舒家村”至今,村里还没有一个姓舒的人居住。据当地长辈回忆,当年舒家村的人都被长毛杀了。虽然现在村里的人都姓吴,但都是后来从附近其他村子搬来的。舒家村的死亡情况与当地历史家谱的记载完全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舒家村”这个地名已经成为那段悲惨历史的活化石。
说起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吃尽苦头后,开始任命曾国藩为协办人,督军进攻太平军。正在家乡湖南“练乡勇、造水师”的曾国藩接到朝廷命令,在衡州湘江建造战船。他招募了四千名水勇者,将他们分为十个营。他还招募了五千名陆勇,将他们分为十个营。该营组建“湖南军”。统一军从衡州出发,水陆并行,“下长江”,准备先收复江宁。
在曾国藩的统一指挥下,清军“十线出动”,对江宁及其周边地区发起战略全面围剿。从此,曾国荃有师攻金陵,李鸿章有师攻苏州、上海,载辅、榆林有师清长江下游;江北,多隆阿有师攻取泸州,盱眙有师援颍州。江南,鲍超有师攻宁国,云兰有师守剿徽州,左宗棠有师光复浙江全境。夺回江宁城、摧毁太平天国核心堡垒的具体任务就交给了曾国荃的“金陵师”。
同治二年(1863年)春,曾国藩亲自视察弟弟曾国荃指挥的前沿阵地,鼓励将士。 4月,政府军攻占雨花台、聚宝门外的太平石堡。随后攻克城附近的上房桥、江东桥、中和桥、双桥门、七翁桥,以及稍远一点的房山、土山、上房门、高桥门、秣陵关、博望镇等太平军堡垒。十月,军分两路,镇守孝陵卫。
此时,李鸿章率军攻克苏州。李秀成率领溃败的太平军前往丹阳、句容地区等待命令,自己则潜入江宁城,劝说洪秀全一起逃走。洪秀全不听,李秀成只好留下来与洪秀全一起守城。
同治三年(1864年)春,官军先后攻占中山天宝城、碉堡城,开始围攻江宁主城区。江宁城粮食短缺,太平军“种麦充饥”。曾国荃多次下令挖凿地道数十条,太平军则构筑围城,抵挡官兵。双方都有不少士兵伤亡。
同治三年五月,政府水师攻克江北浦口水陆要道九粟洲。经过浴血奋战,清军水陆两军终于清理掉了江宁附近江边的太平军军营。
6月16日,政府军利用地道火力炸毁城墙,导致城墙倒塌20余英尺。官军冲入江宁城,与太平军展开浴血奋战。不久,“江宁九门尽毁,守邳贼尽杀”。这一幕与11年前的1853年太平军攻打江宁城时如此相似。
当官军占领“伪皇宫”时,发现洪秀全一个月前已服毒自杀。经过严格搜查和挖掘,他们“在伪皇宫中找到了他的尸体”,最后被“杀了、烧了”。
曾国荃下令关闭城门灭火,其余盗贼被搜杀。他俘虏了洪秀全的兄弟洪仁达、李秀成,并在城中处决了他们。大小伪王、将领、酋长在叛乱中死亡3000余人,总计“杀贼十万余人”。数十万难民同时获救。可想而知,此时的江宁城正处于与十多年前太平军入侵时同样的悲惨境地,血流成河,漂流而去。
江宁城回到清政府手中。喜讯传出,皇帝称赞曾国荃坚忍不拔,成功了,封他为太子少保,封一级伯爵;曾国藩被立为太子、太傅,封一等雍侯,赏两翎。清政府称“自开国以来,文官皆受封侯”。曾国藩是第一个被文官封为侯爵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占领江宁时,“江宁城内,军民力图团结,对内响应”,但“屡有成功,至今未见成功”,可见当时的江宁城居民仍在积极配合政府军收复江宁的行动。
从1853年太平军进攻江宁城到1864年太平天国被清政府灭亡的十几年里,当时的江宁人民几乎很难过上体面的“和平”生活。试想,城外有官军,城内有太平军。双方面对面,日日弓上搭箭,准备出发。一者欲攻城,一者欲守城。起初,官军在城内,太平军在城外。随后,太平军入城。之后,官军在城外,双方轮流上演阵地战,守城攻城。十多年来,江宁市的贫困群众终日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此期间,可能发生过一两次短暂的事件。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南京这片土地来说,这是南京人民历史上最长的一段苦难时期。
太平天国无疑曾经给南京带来过灾难。今天,我们没有理由把曾经让“江宁”如此不安的“伪王朝”建立的“伪都城”与正气凛然的“六朝”的首都“明朝”相比。 “七朝古都”,这就够了。
2022年3月21日金陵四合斋
作者简介舒友春,文学硕士,研究员。他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版有《感知浪漫时代》、《金陵四合斋诗文集(不活集)》等多部学术著作。现任《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