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驾崩后,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了儿子?
创始人
2024-11-04 19:42:09
0

原标题:唐德宗驾崩后,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了儿子?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感叹。

李嵩,即后来的唐顺宗,是唐朝最悲惨的皇帝之一。他当太子26年,称帝仅186天,太上皇帝仅5个月就去世了。

如果他是一个愚昧的国王或者一个平庸的国王,上面的数字就足够了。但他恰好是一个极其忠诚和谨慎的人,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书法功底,还有非常好的改革意识和改革技巧。在唐朝中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能够解决安史之乱后留下的问题,特别是他的父亲唐德宗没有解决甚至扩大的问题。这对于唐朝的发展稳定,对于唐朝人民的和平生活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

不幸的是,历史无法假设。

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只当了这么短的时间呢?

原因一: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病人。

李嵩即位不久,就中风了。要知道他已经45、6岁了,换到今天他就已经是中年了。结果,中风后,他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会说话的皇帝。

皇帝不能说话。无论他的身手如何,技巧如何,都很难表现出来。他也住在宫中,他所任命的亲信大臣都因为资历低而还无法升任大官。因此,他的改革措施只能通过宦官作为中介来实施。

这就埋下了隐患。唐朝中叶以后,宦官控制了皇军,势力很大。一旦勾结内外势力,便废立之。

原因二:最直接的原因是永真创新。

李嵩最重要的是推动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祯革命。王叔文等“二王八司马”都是李嵩当太子时培养的年轻改革力量。不过,这群人比较年轻,底蕴不深,实力也不是很强;创新总是会得罪既得利益者。因此,在变法时期,出现了一些或明或暗的反对,形成了反对李嵩的敌对集团。

我之所以把李嵩中风作为根本原因,是因为王叔文的改革实际上很注重方法,虽然措施和步骤不够流畅和战略性,但总体来说节奏合理,措施稳步推进,有效地。如果有皇帝的全力支持,那么创新就可以实施。李嵩的中风,使得变法在没有皇帝有效支持的情况下更加难以为继。最终,王叔文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永祯变法最终成为宦官和既得利益集团推翻李嵩的直接原因。

理由三:太子登基,以免李嵩退位造成混乱

强迫皇帝退位很少会导致混乱。

但李嵩退位时,太监却让太子提前登基。这在唐朝是有先例的,李隆基也是如此。因此,无论是知道内情的朝廷官员,还是不知道内情的普通百姓,都会将这次皇位更替视为一次合法的交接。

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李嵩的病情迫使他制定了退位养病的计划。李嵩和太子的关系也很好。他的退位也是支持儿子的一种方式。

因此,对于李嵩来说,这次退位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积极性。

可惜的是,一段变法对后来政局的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有因为各种原因上梁山的好汉,这一回我们重点说几个没上梁山的人物,其中主要以被鲁达三拳打死的镇关西郑屠...
原创 张... 张郃看不起张飞,为何一看到赵云却却不战而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看过三国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三国中实力最...
原创 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在刘备夺天下的时候,给刘备出了不少...
原创 刘...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对于刘伯温的死并没有记载。民间传闻各有说法,有人说是被朱元璋派人害死的...
原创 从... 朝鲜大臣 日本学者丸山真男指出,因为朝鲜和中国的接近,这注定了朝鲜受中国影响是洪水式的。这句话的意思...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已久的清政府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洋枪大炮,大清风雨飘摇。 危难之...
【历史趣谈】西施的“迷弟团”:...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不仅以美貌闻名,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帝王和文人。那么,西施究竟有...
原创 叶...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浙江宁海,在洪武年间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平遥训导,对于经学比较...
原创 赵... 网上一直有关于“赵云为何不受重用”的帖子,有人认为赵云不受重用是因为能力不足,有的则主张赵云并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