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500多年!中国年代最早的杨梅树就在宁波余姚
创始人
2024-11-04 18:06:04
0

原标题:距今4500多年!中国年代最早的杨梅树就在宁波余姚

中国宁波网记者顾嘉懿

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木材考古学研究领域的先驱王树芝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宁波余姚施岙古稻田遗址发现的两段树木枝干,经最新研究鉴定为杨梅。

树木年代距今已有4500多年,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最为确切的杨梅树遗存。

4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从杨梅古树谈起》一文。

宁波余姚是“中国杨梅之乡”,余姚杨梅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杨梅树枝干的发现与确认,无疑对研究余姚杨梅栽培历史、宣传地域特产品牌有深远意义。

两段杨梅树枝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两段杨梅树枝干发现于施岙古稻田西南角两个探方的底部。研究者对古树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并用树轮校正曲线校正,确定树木年代为公元前2520年,属于良渚文化时期;同时对古树和现生树木木材进行解剖学分析,鉴定其为杨梅。

左下角红点处为杨梅树枝干的出土位置。

施岙遗址出土杨梅木材样品在生物显微镜下的结构。

王树芝在文章中说,杨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既可生食,也可制作蜜饯、果酱,还可酿酒,杨梅果肉、果核、树皮、树根等部位亦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施岙遗址的杨梅古树遗存尤其值得关注,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我们全面认识先民饮食结构、深入研究生业经济提供了资料。”王树芝表示,“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宁绍平原先民的食物来源和种植种类是多样的。宁绍平原的生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水稻、栎果、菱角、芡实等在9月以后成熟,在6月到9月的这段时间,杨梅、野葡萄和猕猴桃等或可补充粮食的不足。”

施岙遗址所在的三七市镇,也是现在余姚杨梅主产区。图源:余姚发布

研究者的这一成果也在2024年第3期《考古》杂志上进行了发表。

王树芝、赵一凡、王永磊、王海燕、焦延静5人联合撰写了《施岙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杨梅古树遗存的研究》一文。文章表示,两段树木枝干没有发现人工加工痕迹,且“倒伏方向一致,原地生长的可能性较大”;还判断说,“先民缺乏进一步加工储存的能力”,应“仅能在杨梅树结果期间食用”。

全文刊发于2024年第3期《考古》。

文章还提及,在此之前,河姆渡遗址也曾发现杨梅属孢粉,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时期发现过1枚疑似杨梅核,研究者推测先民可能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便已采集食用杨梅,但还有待今后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

施岙遗址与井头山、田螺山、河姆渡相对位置关系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对此表示,“(杨梅树)是河姆渡、田螺山考古中很期待的发现,在紧邻田螺山西侧的施岙遗址中被确认,五十年的‘期待’成了科学成果,可喜可贺。”

新闻多一点

施岙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西南距河姆渡遗址7.5公里,东南距田螺山遗址400米左右。在施岙遗址发现的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考古依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存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有因为各种原因上梁山的好汉,这一回我们重点说几个没上梁山的人物,其中主要以被鲁达三拳打死的镇关西郑屠...
原创 张... 张郃看不起张飞,为何一看到赵云却却不战而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看过三国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三国中实力最...
原创 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在刘备夺天下的时候,给刘备出了不少...
原创 刘...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对于刘伯温的死并没有记载。民间传闻各有说法,有人说是被朱元璋派人害死的...
原创 从... 朝鲜大臣 日本学者丸山真男指出,因为朝鲜和中国的接近,这注定了朝鲜受中国影响是洪水式的。这句话的意思...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已久的清政府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洋枪大炮,大清风雨飘摇。 危难之...
【历史趣谈】西施的“迷弟团”:...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不仅以美貌闻名,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帝王和文人。那么,西施究竟有...
原创 叶...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浙江宁海,在洪武年间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平遥训导,对于经学比较...
原创 赵... 网上一直有关于“赵云为何不受重用”的帖子,有人认为赵云不受重用是因为能力不足,有的则主张赵云并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