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6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满族最开始是一个渔猎民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化成一个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它也不断地吸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借此不断的稳固自身的统治。
清朝政权的稳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中原王朝先进的管理制度,非常有效的稳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如果要说哪一种制度在稳定政权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那一定是清朝的总督制度。总督制度起源自明代,清王朝把总督制度继承了下来,并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淋漓极致。
清朝时期的总督有着极大的权力,他们的势力甚至可以影响到朝廷。当然也有一些总督是虚职没有实际权力。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他们负责交通方面的事务,责任重大,如果再给予他们重权的话,会影响到皇权的统治。清朝掌管地方事务的总督一共有九个,这些总督各个都手握重权。
1912年,腐朽之至的清王朝终于走向了覆灭。新生的政权替代了腐朽的清王朝。九大总督作为前朝的重臣,按理说一定会被革命的浪潮淹没。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快来看看这些总督的命运吧。
作为满清政权的发祥地,东北三省一直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朝廷对于此地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掌握此地政权的东三省总督拥有非常强大的势力,甚至被人们称作九大总督之首。
赵尔巽是溥仪时期的东三省总督,也是清王朝最后一位东三省总督。此人对清王朝忠心耿耿。但是由于特殊的政策,东北地区一直没能获得很好的开发。因为清王朝为防止自己的龙脉被汉人破坏,所以严禁外地人走进关东地区,导致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一直都不能够物尽其用。以至于到了清朝末期,很多武装力量都发起了起义。
但是奈何关东地区人口少,即使有战乱也不会形成更大的战争,倒也相对太平。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赵尔巽只需要处理清末闯关东的农民起义就可以了。但是时代的浪潮不是个人可以拒绝的。赵尔巽虽然对皇帝忠心耿耿,却不得不向袁世凯屈服,成为了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后来成为了一个报社的总编,从此远离了权力的漩涡。
直隶总督虽然没有东三省总督的名声大,却是实际上权力最大的总督。因为他的势力范围正是京都周围的土地,这可是关系到整个朝廷安危的地区,一旦出现混乱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对于清朝朝廷而言,必须选择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对清王朝忠心耿耿的人担任直隶总督的职务。
年少有为的张镇芳被清王朝给予厚望,任命为大权独揽的直隶总督。但是事实证明,这一次慈禧太后选错人了。最开始的时候他对清王朝忠心耿耿,但是随着袁世凯等军阀的到来,他忠心耿耿的对象转变为了袁世凯,瞬间变成袁世凯的心腹。在袁世凯复辟失败而丧命之后,他又变成了张勋的心腹,最后死在了血雨腥风的政治舞台之上。
要说哪一个总督最有钱?两江总督一定是其中最有钱的总督。两江总督的辖地非常的广泛,包括了现在的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非常的富庶,能成为这里的最高长官,肯定是富得流油了。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的名字叫做张勋,他是继袁世凯复辟之后再次复辟的人。复辟的行为阻挡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后张勋本人也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从历史的舞台之中坠落,成为了千古罪人。张勋和他所创立的辫子军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部消失在历史中了。但是他本人的所作所为却被人们记录下来,被人们永远警惕着。
闽浙总督是管辖浙江、福建、台湾一带的总督。虽然没有两江总督富裕,但也拥有滔天的权势。这里对于清王朝的反抗一直没有停歇过,知名小说《鹿鼎记》中的陈近南就出生在这里,并坚忍不拔的从事反清复明的抗争。
为了稳固统治,闽浙总督由满族人松寿担任。他本人也在抗击起义军的过程中战死殉国。其他几位总督也有着相似的悲惨经历。九大总督作为清朝欺压百姓的帮手,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