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 ,赐进士及第 [93-94](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铸铜雕塑/苏轼雕像/玻璃钢人物雕塑/铸铜厂家
玻璃钢苏轼坐像/校园人物雕塑/古代诗人雕塑/雕塑厂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黄庭坚 并称“ 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 同是 豪放派 代表,并称“ 苏辛 ”; 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 欧阳修 并称“欧苏”,与 韩愈 、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辙、 王安石 、 曾巩 合称“ 唐宋八大家 ”;善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 蔡襄 合称“ 宋四家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 东坡七集 》《 东坡易传 》《 东坡乐府 》《 寒食帖 》《 潇湘竹石图 》《 枯木怪石图 》等。
铸铜人物雕塑/古代历史/诗人苏轼雕塑/户外雕塑摆件
人物雕塑/雕塑定制/古代人雕塑/东坡居士
苏轼于宋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苏轼之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 [6]苏轼幼年承受良好的家教,其父苏洵是古文名家,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玻璃钢仿铜人物/仿真人物雕塑/公园广场雕塑/古代人物雕塑
苏轼雕塑/诗人雕塑/铸铜雕塑/雕塑定制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 题西林壁 》和《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和“ 雪泥鸿爪 ”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 泗州僧伽塔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慈湖夹阻风 》等。
石雕苏东坡像/名人坐像/古代诗人雕像/校园摆件
铸铜雕塑/玻璃钢苏东坡雕像/历史名人雕像/雕塑定制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惠艺雕塑/人物雕像定制/园林景观雕塑定制/雕塑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