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兵减灶”和“增灶减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两条著名计策,虽然只有字眼排列顺序上的不同,但两条计策的实际内涵和用途,却有天壤之别。两者虽然都是通过调整行军灶火的数量来迷惑、欺骗敌军,但目的截然不同。“增灶减兵”是为了故作强大,威吓敌兵,保全自己。“增兵减灶”则是向敌方故意示弱,麻痹对方,真实用意是想吃掉对方。
《史记》记载,“增兵减灶”之计的首创人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魏国大将庞涓出兵攻击韩国,孙膑跟随大将田忌前去救援魏国。孙膑使出“围魏救赵”之计,攻其所必救,直扑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一看国都被攻击,只得从韩国退兵,去寻找孙膑主力决战。
孙膑决心歼灭庞涓的部队,于是先主动撤退,一步步把庞涓引诱到地势险峻的马陵道。孙膑深知庞涓精于用兵诡计多端,为了不让庞涓过早察觉其意图,他使出了“增兵减灶”之计。
孙膑一方面暗中集中兵力准备打歼灭战,一方面在增兵同时却“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不断减少宿营地灶火的数量。庞涓紧跟齐军追踪而来,每次发现齐军留下的营寨,他都要派人去清点灶火数量,以察知齐军兵力变动情况。
庞涓得知齐军灶火不断减少后,欣喜若狂,认为齐军内部士气低落,大批将士逃亡,才会出现灶火不断减少的情况,于是放心大胆进行追击。结果在马陵道陷入齐军重围,全军覆没。
东汉时期大臣虞诩,却反其道而行之,首创了“增灶减兵”之计,与孙膑的套路正好相反。公元115年,西北地区的先零羌部族出动大批骑兵,入侵汉朝西北边疆。包围了武都郡。朝廷任命虞诩为新任武都太守,奉命带兵前去增援武都郡。
但由于汉朝方面不明敌情,虞诩只带了3000多士兵来到西北,到了之后才获知,先零羌人实力强大,仅仅骑兵部队就有上万人,虞诩的部队根本不敷使用,途中还要不断在险关要隘之处留驻兵力,手下兵员数量不断减少。此时虞诩身陷险境,无论继续前进或者撤退,都可能遭到优势敌兵的围攻。
但虞诩镇定自若,他一方面下令部队加快速度继续前进,直扑武都郡,“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同时他让士兵做饭时,每个人必须垒两眼灶火,过几天改为每人垒四眼灶火,再过几天改为每人垒八眼灶火。
先零羌人不知虞诩带来多少兵力,每天都派人去汉军留下的营垒中清点灶火数量,发现汉军的灶火数量迅速成倍增长,不由得起了疑心,怀疑汉军在不断暗中增加兵力,于是一直不敢贸然对汉军发动攻击,虞诩乘机得以进入武都郡,最终成功击败了先零羌人。
但虞诩作为“增灶减兵”之计的首创者,一生却籍籍无名,由于他从未出现在任何演义小说中,导致他在民间知名度很低,几乎没人知道他。三国时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因为粮草匮乏被迫撤退。为了防止遭到魏兵追击,他比葫芦画瓢,也用了一次“增灶减兵”之计。
诸葛亮一方面让部队化整为零,迅速分散撤退,一方面却让殿后部队每天大量增加灶火数量,在总兵力不断减少同时,灶火数量却急速增加。司马懿紧随而至,每天清点蜀军营垒中灶火数量,发现数量不断增多,由此就断定诸葛亮在暗中增派部队准备打伏击,不敢进行追击,使得诸葛亮得以平安撤回蜀国。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都为人关注,结果很多人都认为这条计策是他的发明,用了一次千古传名,其实大谬不然,诸葛亮是照搬了虞诩的计谋。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下一篇:鲁智深能不能秒杀洪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