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标如果不死,朱棣还会举兵造反吗?造反后会成功吗?
创始人
2025-06-04 21:02:16
0

把朱允炆换成朱标,朱棣就不造反了吗?

朱棣的造反,根源在于朱允炆即位后出台的激进削藩政策。朱棣之所以造反成功,是朱允炆在政治斗争与叔侄亲情之间摇摆不定。

据说在安排军队去平定燕王的前夕,朱允炆曾对出征将领交代:

勿让朕担负杀叔之名

搁着这么一句话,这仗还怎么打?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叔侄两人夺皇位的政治斗争,也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殊死搏斗。想不到建文帝还没正式开打,就蹦出这么一句束手束脚的话。

显然这位年轻皇帝,对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正是建文帝所表现出来的稚嫩,才使得朱棣在整个靖难之役中顶着“不死光环”,一次次从南军的包围中侥幸生还、越打越强,直到最后攻下南京夺得皇位。

朱允炆

若是换成朱元璋最理想的接班人朱标在位,面对靖难之役,情形会有所改观,甚至结局逆袭吗?

这得看朱标执政,会不会也着手推行削藩政策,以及在预防藩王武力反叛明廷中央时的准备如何,是否足够杀伐果断。

明初藩王权力过大的问题,早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端倪。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对开国功臣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清洗。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蓝玉等文臣武将,均未得到善终。就连朱元璋最为亲近的第一功臣徐达,据说也是背上长毒疮奄奄一息的时候,明知养伤需要忌口的朱元璋,用一只烧鹅加速了他的死亡。

能干活的人都差不多搞死了,谁来填补大明江山的权力真空?不用担心,封建政权自古以来讲究“家国一体”,自打周朝创立分封制以来,帝王的儿子们天生就是国家的“后备干部”。

朱元璋那么多个儿子,把他们分封到全国各地镇守一方,老子打天下,儿子守江山。还有什么是比父子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更让朱元璋放心的呢?

朱元璋

要让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多吃草。为了让儿子们更好得拱卫明朝中央政府,朱元璋特许藩王们掌握一定数量的军队。这当中又数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的军队,战斗力最强。

燕王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女婿,负责守卫战略要地北平——原元朝的都城大都。北平地处燕山山脉一带,是农耕民族扼守游牧骑兵南下侵扰的重要防线。这块地区在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幽云十六州!

朱棣驻兵于此军事重镇,自然少不了隔三差五得与蒙古骑兵来回厮杀。战场是最能锤炼士兵战斗力的平台,因而朱棣麾下的燕军大多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之师。

宁王朱权也不是吃素的,他手底下的“朵颜三卫”,是由蒙古人为底子组成的彪悍骑兵。朱棣要不是搞阴谋诡计劫持宁王,接管了朱权的“朵颜三卫”,靖难之役能不能打赢恐怕还是个问题。

朱棣

除了军权,朱元璋还在经济待遇方面,给了儿子们丰厚的安排。

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家境贫寒得连饭都吃不上,几年间相继饿死了好几口人。朱重八也是靠当和尚游走各地讨饭,才勉强活了下来。

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可不能叫儿孙们像他小时候那样,成天饿着、冻着。于是朱姓皇族的儿孙们按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的爵位等级,每年享受一万石到两百石依次递减的食禄。

这些皇子皇孙们每年消耗的粮食待遇,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朝廷难以负担的苗头。

享有政治、经济、军事特权的藩王们,手上有兵、有钱、又有粮,个个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只不过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世时,没人敢挑战皇帝与父亲的权威。但等到朱允炆以皇孙的身份继承皇位,这些叔叔辈的藩王们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由此可见,实权藩王的存在,是威胁明朝中央政府生死存亡的潜在隐患。从这一点出发,站在帝国最高统治者的角度上考虑,无论继位的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还是儿子朱标,削除藩王实权都是不得不啃下来的“硬骨头”。

明初藩王

许多观点将朱允炆削藩行动的失败,归咎于他个性上的柔弱,由此推断同样以仁善、温和著称的朱标,也不会是朱棣的对手。

朱棣起兵,除了手中燕、宁二王府军事力量的强大战斗力外,其实在政治攻势层面也还有一个很拿得出手的理由,那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清君侧”。

拿着开国皇帝给的“举兵合法性依据”,管你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哥哥还是侄子,只要中央朝廷政策危害到藩王从朱元璋那里继承的特权,朱棣显而易见都会举兵反抗。

朱标

只不过朱标毕竟不是温室里长大的朱允炆,即便保证不了藩王不反叛,也不见得会像朱允炆那样,幼稚到打仗还得顾着叛乱头子朱棣的性命。

朱允炆的武将班子,主要有李景隆、耿炳文、铁玄、盛庸等人。李景隆是个纨绔子弟官二代;耿炳文虽然是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但却是偏重于防守型的将领;铁玄、盛庸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燕军的南下,可对大局却于事无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是朱标在位,或许另一位开国猛将——沐英,将能在南军中扮演中流砥柱的作用,进而影响靖难之役的战局也不一定。

说到沐英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提起《鹿鼎记》里韦小宝七个老婆之一的沐王府小郡主,大伙可能就会有印象了。沐英就是沐小郡主的先祖,云南沐王府的开创者。

沐英还有一个更了不得的身份: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朱元璋可不是随随便便收义子的,那必须都得是在军营里摸打滚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佼佼者,才能入得了朱元璋的法眼。可见,沐英的军事才能完全能够经受得住战争的检验。

更加关键的是,沐英跟朱标两人年纪差不多,打小一块长大,关系也非常得铁。若是朱标主政,沐英理所当然有可能主掌南军的实权。

沐英可是百战余生锤炼出来的猛将,打起仗来敢打敢拼。朱棣能在李景隆手上讨得便宜,换成沐英,结果可就很难说了。

沐英

总而言之,无论是朱标还是朱允炆在位,明朝中央与实权藩王的尖锐矛盾依然都会存在,燕王朱棣仍然极有可能在特权受损的情形下举兵反叛。只不过朱标主政的明廷中央,综合实力比起朱允炆的将会更为强劲,朱棣造反成功的可能性,随之也会大大得降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孟郊那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原创 五...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对蜀汉的五虎将都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实力真如综上所述,勇猛无比吗?且看以下几...
原创 当... 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且每个朝代都不一样,简单地来说,就是江河日下,越来越差。 等到《当家...
汲取红色力量 践行藏蓝使命 开栏语 人民,是公安工作力量的源泉;为民,是公安队伍不变的情怀。在三晋大地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
原创 他... 1950年10月,45军军长张天云调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刚提拔没多久的副军长丁盛代理军长。 而说到45...
信阳师范大学就“‘千班万元’校... 8月6日,据“信阳师范大学校友总会”账号消息,信阳师范大学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发布声明: 亲爱的各位校...
原创 五... 文|玉惜品诗 编辑|玉惜品诗 前言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些改变让...
原创 建... 但在即将进入皇宫的时候,七品小官却走到了他的跟前,并说了句话。 朱棣听后没有向皇宫走去,而是去往了皇...
原创 李... 李隆基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杨玉环,你对她了解多少? 作为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当然就是这个女人—杨玉环。...
原创 他... 李儒,作为董卓麾下最为耀眼的智谋之士,其卓越的智慧与非凡的胆识,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