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的衰败是从嘉庆皇帝开始的?
创始人
2025-06-04 19:32:42
0

对于此事,只能替嘉庆大喊两声:

本皇真的冤枉啊!

想要找到大清衰败的主要原因,得找我爹啊!

是的,清朝的衰败,始于乾隆,而不是嘉庆。

为何如此说呢?

一、十全皇帝乾隆,到底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1、腐败

如果雍正能看见乾隆的治国,一定会抽乾隆两个大耳刮子。

雍正一心一意,整治吏治,严抓贪污,减少无谓的支出,在驾鹤西去的时候,给乾隆留下了一个“清廉的政府”,留下了一个“超过6000万两白银的国库”。

但是,乾隆做得怎么样呢?

前半生,做得不错;后半生,问题多多;到最后,留给嘉庆的国库,几乎“空空如也”,还有一个烂摊子。

为什么会这样?

两大问题,一是贪污非常严重,二是平息各地战乱,花费甚多。

乾隆能力非凡,处理朝政刚柔并济,维护边疆意志坚定,打击叛乱毫不手软。

但是,唯独“贪污治理”上,乾隆真的很差,比起老爹雍正,距离实在是远。

人都是有弱点的,乾隆也有,大的弱点就是两处:一曰“好大喜功”,二曰“纵容贪污”。

在乾隆一生当中,六下江南,大兴土木,花费无数;

举办寿宴,毫不吝啬,极尽奢华;

全国各地巡幸,常常游山玩水,奢靡到了极点。

这乾隆,真的有点“败家子”的风骨。

早年间,乾隆也亲手抓过贪污。

到了执政中晚期,不知道怎么了,乾隆开始“纵容贪污”,也许在他看来是“水至清则无鱼”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像成了他的座右铭。

在乾隆中期以后,官场中的陋习,渐渐增多,而且成为一个个的潜规则。

比如,下级官员见上级,不送银钱,是不容易见的;

比如,官员生日、过节,下属们要送礼,谁不送,升职很难;

比如,哪个官员要去当地方大员,不用钱财打通吏部,很难成行;

再比如,钦差路过各个地方,官员们一定要馈赠盘缠费,否则,要小心钦差官员穿小鞋。

一句话总结:乾隆中晚期,如果所有官员被杀头,一定有冤杀的;隔一个杀一个,会有大批漏网。

乾隆中晚期,看似一片繁荣,但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贪污链”,百姓民不聊生,官员肚子吃得滚圆。如此,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当然,最典型的贪污官员,就是和珅了,就那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典型的腐败案,当属1781年发生的“甘肃米案”,也叫“甘肃冒赈案”,影响太大。

原本用来赈灾的粮食,大部分却没有到灾民手里,反倒被各级官吏贪污。

此案除了甘肃,还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牵扯到的官员高达数百人,最后,有113人被处理,追缴赃银281余万两。

此案被誉为“清朝第一贪污案”。

这案子,连乾隆都惊叹不止!

在乾隆时期,虽然不是到处都有“甘肃米案”这样的大案,但贪污案在乾隆中晚期太多了。

正是因为贪污太多,吏治太腐败,人民生活太糟糕,所以,乾隆晚年才有甘肃人苏四十三率回民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湖南凤凰厅的苗民起义等等。

一句话,百姓日子好了,谁会造反?只有遭受朝廷的黑暗,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才会将脑袋绑在裤腰带上起义。

吕思勉说: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数。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

吕大师啥意思?

翻译:

清朝由盛转衰,是从乾隆开始的。乾隆很奢侈,六下江南,花了大量的钱。

中期后,开始重用和珅,贪污是古今罕见。

那时,官员不剥削百姓,就没有钱孝敬上司;上级向下面索求无度,下级就把手伸向了民众,于是,“风气坏了”。

2、闭关锁国,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中期,当乾隆还在悠悠哉哉地当皇帝时,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760年开始,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展开了,蒸汽机的时代开始了。

于是,曾经的手工业渐渐被淘汰,大规模的工业化时代来临了,而武器的革新也出现了。

欧洲在飞速发展,大清在干什么呢?

在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西方“蛮夷”的先进技术过不来,也得不到推广。而大清自诩为“天朝大国”,哪里会送出人去西方学习?

他们乐悠悠地让民众种好地,过好“一亩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就这样,西方国家大步快跑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大清继续祖先的那一套,坚持着落后的“农耕社会”。

“代差”就这样产生了。

可惜的是,从1760年到1799年,乾隆在这三十年里,仿佛在睡大觉,对于西方文明和先进技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当然,在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也很难感受到工业化的来临。

一句话,清朝在十全老人乾隆的带领下,完美地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请允许我在这里批评一声:如此皇帝,还十全个屁啊!

3、文字狱

人类能够成为食物链的顶端,你绝对不能忽视的是“文化”的力量,有了文字,有了语言,多了交流,社会才会蓬勃发展。

因此,任何一个忽视“文化”的国度,必将走向衰落。

中世纪的欧洲,战乱四起,黑暗处处存在,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像变了一样,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科学等快速发展,这就造成了后来的工业时代的来临。

那么,乾隆在“文化”方面做了哪些贡献呢?

哪有贡献?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人家大玩“愚民政策”,大兴“文字狱”,完全限制了人们思维的想象力,有话不敢说,有文不敢写。除了歌唱“大清盛世”,哪敢有半点忤逆?哪里敢有半点“改革”的思潮?

据统计:从1755年开始,乾隆的“文字狱”行动开始了,到乾隆死去前,各种类型的文字狱案件约有一百一十起,占据整个清朝文字狱的比例是多少呢?说出来,会吓死你。

乾隆一朝的文字狱,占了整个清朝全部文字狱案件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人家在大搞文艺复兴,大搞工业化生产,乾隆老儿在大兴文字狱。

这些文字狱,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而且致命的影响。

文化不复兴,思想不放开,扯什么发展?谈什么进步?

所以,乾隆大兴文字狱,迫害不少知识分子,罪过大矣!

那么,乾隆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嘉庆就没有一点不是吗?

当然不是。

二、大清的衰败,嘉庆皇帝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

是的,大清的衰败,乾隆是第一责任人,而嘉庆是第二责任人。

那么,嘉庆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应为大清的衰败承担第二责任人?

第一,嘉庆整顿内政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吏治腐败。

嘉庆一上任,就把和珅和他的党羽们统统进行了法办,让大家感觉“有了希望”。

但是,嘉庆皇帝既没有康熙那般的雄才大略,也没有雍正那般的“方法多多”,他就是一个既没有理政才能,而且还缺乏“勇敢品格”的平庸天子。

因此,嘉庆未能让大清的贪污腐败解决,让烂糟糟的局面继续发酵。

这就像,一个病人去治病了,结果碰到一个庸医,病没治好,反倒加重了。

第二,嘉庆有机会开关通商,但他拒绝了。

“见识”是个好东西,可惜,嘉庆他没有。

在他这里,坚持老祖宗的制度就是好的,不要轻易改变。因此,当英国提出要通商的时候,嘉庆拒绝了,继续“闭关锁国”。

如果,嘉庆一上任,放弃“闭关锁国”,全面拥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热潮,也许还不算晚。但是,嘉庆坚持了“原则”,放弃学习“西方蛮夷”。

有些事情错过了,子孙就遭殃了。

问题是,嘉庆如果能想的那么远,大清就“中兴”了。

第三,嘉庆中止了“文字狱”,但他选择了中庸。

嘉庆上任之后,觉得自己的老子乾隆搞“文字狱”不对,所以,终止了文字狱。这是好事。

问题是,嘉庆也就仅仅这一点魄力,再也没有其它勇敢的行动了。

嘉庆一朝,除了前期抓吏治腐败,除了“灭火”,努力平息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等,剩下的时间就是坚持“中庸”了。

他提倡“重视封建礼教”,提倡“以仁孝治天下”,一句话,他要“以德治国”。

恭喜嘉庆,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奋工作”、坚持“注重封建礼教”的情况下,获得了一群“夫子”们的认可,在死后获得了“清仁宗” 的高评价“庙号”。

但是,暗流涌汹,大清开始一点点溃烂,八旗的生计问题,河道漕运的问题,鸦片进入的问题,一个个开始加剧,而嘉庆竟然不能解决。

也许,我们对嘉庆的要求有点高了,但是,眼睁睁看着大清在滑落,他却无奈地看着滑落,采取不了有效的措施,真的是罪过啊!

一个女子,本来柔弱,但生了孩子,就会变得刚强了。

一个王子,你可以柔弱,但当了皇帝后,不能带领国家扭转颓势,而是坚持中庸的领导,发挥平庸的决策,看着国家一点点衰落,难道不该承担重要责任?

看来,乾隆不仅问题多多,培养儿子,选择继承人的本事也是非常一般啊!远远比不上他爷爷康熙。

或许,大清的衰落趋势难以控制,但嘉庆的“无所作为”,让大清得不到一点点的机会。

到道光皇帝上台后,想要一番作为,想要收拾鸦片,结果,在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试金石”,一战,就让世界看清楚了大清的实力:外强中干!就是一头有点肥的绵羊而已!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了后来的中法战争,有了后来的甲午战争,有了后来的八国联军进北京,那感觉,只要是个工业化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欺负大清。

一次次战争的伤痛,让国人义愤填膺,但无济于事,腐败的朝廷,大厦将倾的大清,四处漏着风,除了倒下,还能有别的归宿吗?没有。

乾隆和嘉庆,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慈禧等人又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处处打败仗,赔钱、割地,再赔钱、再割地,一次又一次......

扯远了,回到问题本身,大清由盛转衰,第一责任人是乾隆,第二责任人才是嘉庆,乾隆在中晚期,哪怕半睁着眼睛看看世界,结局一定不一样;嘉庆如果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力图改变一些什么,结局也一定不一样。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经济学院“一皖茶油”队三下乡助... 7月3日至7月10日,为深入挖掘金寨山茶油产品衍生价值,打响“东方橄榄油”名号,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原创 陶... 陶渊明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
原创 拥... 关于卢森堡的隶属权,在1715年之前,卢森堡是哈布斯堡王室的领土,一直到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法国吞并之后...
原创 长... 春节来临,各大院线都开始播放春节档电影,其中作为《冰雪长津湖》续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的贺岁电影...
原创 古...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古装电视剧里,无论何朝何代,只要有大臣觐见皇帝,说的第一句都是“臣某叩见皇上,吾...
原创 康...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
原创 同... 李世民和朱棣这两位皇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是,这两人都是篡位上台的皇帝,前者发动了宣武门政变,后者...
原创 腐... 叶利钦的自传《我的自述》中有这样几段话: 苏共官员享受着贵族般的待遇,拥有种类繁多的特权福利,比如特...
原创 县... #头条创作挑战赛# 看戏是广东官场娱乐社交的主要形式 因为官员娱乐、庆典需要,尤其是总督瑞麟的喜好,...
原创 清...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大约有240多年的历史,只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