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催的妖怪,因为爱吃螃蟹被杀
创始人
2024-11-03 10:06:55
0

原标题:最悲催的妖怪,因为爱吃螃蟹被杀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

不知道。

但应该很勇敢。

我们的老祖宗什么开始吃螃蟹的呢?

也不太清楚。

不过,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富阳人已经就开始吃螃蟹了。

南北朝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又分为宋齐梁陈四朝。就在刘宋朝的元嘉初年,也就是在公元424年,有一个富阳人,姓王,名字不知道,我们姑且叫他老王。

老王就是捕蟹为生。他会在一些湿地、沼泽这些地方放上“蟹簖”。蟹簖是一种捕螃蟹的器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故名蟹簖,或叫蟹断。

(蟹簖)

一般都是傍晚放好,第二天早上来检查收获。可是有一天早上,老王过来一看,发现蟹簖破了,里面一只蟹都没有,倒是有一个怪物在里面呼呼大睡。这个怪物长什么模样,也不太说得清楚,看上去个头也就是二尺有余。

老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估计不能吃。

我们古代的老百姓,对动植物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能不能吃;第二个方面,哪部分能吃。这可是很重要的学问啊,神农就是因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研究成果,所以一直被后世所崇拜。

即使在物质已经非常丰富的今天,这个基因依然很顽强的存在。不信,你们把《新华字典》找过来看。只要翻到动植物的字,它就会告诉你,哪些部位可以食用。

举个例子,“莲”。

草本植物,又叫荷,生长在浅水中。叶叫荷叶、莲叶,大而圆,花主要为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种子和地下茎都可以吃。

书归正传。

老王看着这东西,忒恶心,指定不能吃,于是就把它随手一扔,扔到了岸上。然后又把蟹簖给补好。心想,今天就算了,明天再来看吧。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老王再过来看,跟前一天一模一样。

老王是个好脾气,把怪物扔掉,把蟹簖修好,又走了。

第三天,老王再过来看,跟前一天一模一样。

老王是个好脾气,可就算是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心想,肯定是你这个东西在搅乱,一次我忍了,两次我让了,但是事不过三,第三次我就不能再便宜你了。

于是,老王就把它装进了蟹笼里,用绳子把蟹笼的口子给绑严实了,挂在扁担的头上,然后把扁担搭在肩膀上就回家了。一边走还一边说:“回去我就烤了你。”

等到家还有三里路的时候,老王就听到身后有淅淅索索的声音,回过头去一看,发现这个怪物变形了。

这居然是一个会变魔术的怪物。好神奇哦!

会变化的怪物,那就不是普通的怪物了,是妖怪。

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人面猴身,一手一足。

眼尖的朋友可能就已经认出来了。在《山海经》《抱朴子》,还有东方朔的《神异经》中,对这种妖怪都有记载,叫山魈。不过叫法不一,有叫山精的,有叫山臊的,也有叫神魂的。南北朝时期成书的《荆楚岁时记》还说,正月初一燃放爆竹,就是为了驱赶山臊。

老底子的人还有一个说法:宁遇财狼,不遇山魈。

这说明,山魈是一种很凶狠的妖怪。但是很奇怪,老王抓住的这只山魈就很老实,而且还跟老王有商有量。

山魈说:“这位大哥,实在不好意思。我特别喜欢吃螃蟹。螃蟹很好吃,那个肉啊那个黄啊那个膏啊,想起来都流口水。所以每次蟹簖里抓住了蟹,我就过来偷吃。当然了,我知道偷吃是不对的。而且,每次偷吃,还都把你的蟹簖给搞破了。对于这件事情,我只能跟你说声抱歉了,也希望能够得到你的谅解,把我放了。你可能不太清楚,我可是山神,你把我放出来之后,我帮你,我帮你抓蟹,我可以帮你抓很多很多的蟹。”

老王没见过这么嘴碎的山神,跟大张伟似的。

老王听了,毫不动心,说:“你这个家伙,做坏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我饶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回我绝不饶你,你的命运可以用一个外国网站来形容,那就是face book。”

山魈见老王油盐不进,转而又问他:“这位大哥,你叫什么名字啊?”

老王不理他。

老王越是不理他,他越是要问。他越是要问,老王越是不理他。都是这么轴。

山魈为什么这么固执,一定要问他名字呢?其实,山魈有个很神奇的技能,就是只要他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他就可以非常轻轻松松地伤害这个人。这个技能实在是太厉害了,就是有点鸡肋。再加上山魈智商不在线,所以无法启动这项技能。

眼看着离老王家越来越近,山魈心想,完了,这回真玩完了,都是贪嘴惹的祸,非死不可了。

等回到家之后,老王点了一团火,把山魈给扔了进去。结果,山魈就这么被烧死了。

后人听说这个故事后,有诗为赞:

深谷无人踯躅行,偷来蟹簖喜还惊。早知变木遭烹炙,不若空山赋月明。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南北朝时期南梁著名文学家任昉的《述异记》。在东晋陶渊明编的《搜神后记》中我也找到了这个故事。但是,这个就有点夸张了。陶渊明能预见刘宋时期的事情?显然是后人伪造的。

后来,这则故事被唐代高僧道世所编的《法苑珠林》、宋代李昉所编的《太平广记》等书收录,篇名就叫《富阳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如果当初我选择另一条路,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是当我们面临困境或是结果不甚如意的时候,常常会做的假设。...
原创 年... 在大清朝历史上,雍正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勤劳皇帝。 或许也是为了洗刷当年九子夺嫡时所引发的争议,他一生都...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共探章太炎学... 中新网杭州10月19日电(曹丹)10月19日,章太炎研究中心第二届小型学术工作坊暨《章太炎研究》集刊...
原创 原... 1912年2月12日当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在故宫宣读完退位诏书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终结,清朝的...
原创 这... 在我国历史上,我们听过太多的灵异事件,在这些事件当中,有许多的故事都来自于民间传说。正是因为人们对于...
原创 吕... 山东六国的遗民都在翘首以盼,嬴政不是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儿子。那秦灭六国便不存在了,变成了六国灭...
原创 溥... 提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吧。 一方面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是王...
原创 爱... 《清史稿》:“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虞宾在位,文物犹新。是非论定...
原创 万... 万里茶道:从商贸古道到茶叶赋能的时代效应 作者/孙树恒 一、“片叶度关山——石头记万里茶路中国行(2...
原创 传... 说起“丹书铁券”,经常看小说演义或者是古装电视剧的想必都不会陌生,理论上来说拥有了这个东西那可真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