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顾廷烨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宋朝的两个好皇帝
创始人
2025-05-29 19:31:43
0

原标题:《知否》中的顾廷烨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宋朝的两个好皇帝

前言:本文讨论的不是剧情,也与剧情弱相关,是正史。

《知否》中的顾廷烨,是侯府上一个不被重视的儿子,上有诡诈的继母和严苛的父亲,下面还有许多不懂事的弟弟妹妹。故事中,他更是差一点就成为家族的“弃儿”。谁知道,机缘巧合,让他结识未来的皇帝、太子,这才改变命运。

要知道,在历史中这二位也都成为了很优秀的皇帝,我们来一个一个介绍:

一,宋英宗赵曙。

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是宋仁宗赵桢,足有四十二年,但同时,仁宗老年后继无人,儿子早夭,这让人们不得不感慨命运的神奇。仁宗二十四岁,就为了社稷稳定选出一名继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最初他叫做赵宗实。

平心而论,如果放下“私利”,赵宗实是个很合适的储君,他有着高贵的血统以及丰厚的家底:赵光义是太爷爷,赵允让是父亲。

庆历三年(1043年),赵宗实身上的职位已经越垒越高,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当然了,在宋朝整体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风气之下,这样的武官头衔实质上没有太大号召力。嘉佑八年(1063年),宋仁宗赵桢病逝,英宗登基。这会儿,他的名字已然是“赵曙”了。

英宗留下来可供讨论的话题并不多,在位的短短四年里,事迹是:生病、两宫失和、生病、讨论生父头衔。除此以外,点滴星光,倒也是可以看得出来,其心智不错:1,重用韩琦等人,对西夏的政策以防守为主,对内休养生息。2,组织文官修《资治通鉴》。

二,宋神宗赵顼。

赵曙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可谓英年早逝。而前辈的不幸,作用在儿子身上,误打误撞成了大幸,起码对于皇帝来说是这样的:宋神宗赵顼十九岁即登基,干劲儿十足,有冒险精神,也有变革的自觉。

公元1069年,一个倔强的中年人被急招回京,紧接着以“富民强兵”为目的大施拳脚,此人叫王安石,熙宁变法开始了。诚然,多年以后,熙宁变法因其不可否认的漏洞被许多人诟病,但是从青苗法、市易法、三舍法中,还是能见到神宗的勇气的,下面列举两项:

青苗法:将国家储备粮折算为钱,以利率百分之二十出贷,借贷者多为农民、城市独立手工业者。由于多年下来,民间私自放贷而后施加高利剥削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青苗法志在改善民生,同时增加财政。

市易法:在缺乏科学严谨的《经济法》的古代,大商人们常常在丰年囤积货物,待到来年坐地起价。市易法之下,如果市场上有货物滞销(指因为各种原因,它销售缓慢),那么朝廷会用市场平均价格买下来,等到老百姓缺这些货物时,再卖出。

不难发现,熙宁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优势地位,遭到激烈反对,最终失败。

由于北宋冗官的现象非常严重,职位又零碎反锁,长此以往消耗掉中央的时间效率与金钱效益。在宋神宗的主持下,元丰改制又如火如荼地进行了,总结下来为:适当的合并机构,取消空头职位。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同时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中(注:预防兵变,其实是北宋特别明显的特点,历代不忘)。

但是,正如我们都了解得样子,宋朝自从建国开始,官僚体系就埋下了僵化的影子,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非几代无法完成的大事。

非常可惜,神宗在经历过几次变法失败后,又于元丰四年做出了重大错误决定:趁着西夏内部混乱,出兵讨伐,最终不仅没得到什么实惠,反而使得国力大伤。

纵观北宋的九位帝王,宋英宗、宋神宗二位时期,由于国家内频频变革,又启用了许多能臣谋士,显得活力四射。可是它也有“腐朽落败”的一面,例如太后多次干政,后来还演化出大的政策方针的矛盾,就是一个缩影。

后记:回到剧情本身,顾廷烨一生,拥有了两个好“上司”,一个是赵曙,他并非皇子,登基之路困难重重,执政也需要亲信去支持,顾廷烨由此成为皇帝树立的新贵。另外一个就是赵顼了,锐意改革,刚好和敢作敢当的男主角志气相投,未来相互扶持。

本文参考资料:《宋史》,图片来源:《知否知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原创 李...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到六月,招兵买马、肃清太原、驱赶突厥,然后七月筑台誓师,正式起兵“匡...
录尚书事,中书监,侍中……两晋... 1、丞相(或相国): 很少设,且大多为权臣称帝前给自己加封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谁先动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结合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对唐...
原创 中... 商朝(约前562年—约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推翻了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
原创 美... 西方政要赞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斯大林惊叹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美国各届总统更是给...
西安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据“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上消息 2023年到202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原创 一... 提到爱新觉罗,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高贵的皇族,这是一个专属于清朝皇室的姓氏。这一满族姓氏的含义是如...
原创 清... 前言: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论诗五首》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非常愤恨吧,毕竟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落后,才会发生近代那段屈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