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军人数远超安禄山,为何还会长安失守?
创始人
2025-05-29 18:35:17
0

原标题:安史之乱,唐军人数远超安禄山,为何还会长安失守?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这场唐代中期最大的浩劫持续七年零四个月,损失惨重。所涉士兵超过四十万人,将领数十人,死伤平民无数,自此之后,唐代元气大伤,经济中心发生转移,连带着西部失守。

公元763年,祸患平定,唐玄宗退位,以太上皇身份入蜀,太子李亨登基,在这之前,是于马嵬坡下绞杀杨贵妃,杨国忠被分尸。

唐朝自从开国以来,安定繁荣,物阜民丰,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场战役来的突然,如同场瘟疫。可是对于唐朝中央,祸根却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深种。

唐初尚武,自李世民开始,辽东地区,吐谷浑以及突厥全境均被平定,中华土地上从南北朝开始,达到了大一统局势下又一次全盛。游牧民族为了向大唐表示敬意,以“天可汗”称呼太宗皇帝,这后来成为唐初一个标志性名词。

唐玄宗开始,施行别具特色的地方管理系统:在全国开设十个军镇,认命九位节度使,管理边境。所谓

北朝时期,西魏的大权臣宇文泰为了迎合多国争霸的目标,首创

发展到唐玄宗时,以

到742年,安禄山已经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一带),手握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理由从范阳起兵,仅用一个月,拿下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

但是按理说,唐玄宗即便获得消息稍晚,军事实力还是占据优势的,仅仅调度过来镇守潼关的人马就足有

答案却相当简单:安禄山用计,唐玄宗中计。

在安史之乱的高潮阶段,唐玄宗先是听信谗言,把主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后任命

敌人的计策没能骗过守城将领,却骗过了唐玄宗,加之有宦官等人在旁边怂恿,皇帝逐渐失去耐心,急令潼关出兵。

那一场战役里,安禄山于狭路设伏兵,诱敌深入,后又投以火石。潼关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活下来8000人,将军哥舒翰成为俘虏,后被安庆绪所杀。

得知门户被破以后,唐玄宗命陈玄礼整理六军,带着皇亲国戚家眷财务弃宫而走,长安失守。

安史之乱可谓“教科书”版本的战役。于安禄山、史思明而言,灵活运用“设伏兵”之计;于唐朝中央决策者,却是把军中大忌都犯全了:听信谗言、疑心手下、临阵换将、冒然出击……

且说这老皇帝一行人,颤颤悠悠来到了马嵬坡,说没有方寸大乱,那是假的。好在

肃宗火速任命李光弼,郭子仪为主将,后又遣快马急招西域守兵回京勤王。不到一年,长安、洛阳均被收复。

史学家说马嵬坡是一场计划已久的“政变”,李亨就是想把父亲逼到角落,交出权力。

但说实在的,政不政变已经没什么所谓了,因为在那时候一切早就脱离了唐玄宗的控制。这也难怪,为什么明明一场浩大的战争史,到了马嵬坡,就成生死诀别的爱情故事了。因为在政治上,彼时玄宗已不是主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曹操是非常器重关羽的,关羽的能力从斩颜良诛文丑就能看出,但曹操与关羽二人的心中所想是完全不一样的,关...
原创 日... 关注 在日本侵略者 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之后, 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伤害十分巨大,至今为止还有许多 中国...
原创 慈... 前言: 清朝末年,有一位比皇帝还出名的太后,那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对于慈禧太后,相信没有国人不知...
湘江水畔 “数智”花开 红色桂...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黄祯光 潘泽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1934年,在广西北部的全...
原创 雍... 在清朝历史中,雍正皇帝是最受争议的一个皇帝。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刻薄、心狠手辣。雍正为巩固皇权,在...
原创 关... 图片来源网络 汉高祖刘邦,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十...
原创 明... 说起明君,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遇到明君,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对好一点,而且国家的实力也会...
原创 关... 关羽,字云长。汉末三国蜀汉的名将,被后代神化,被尊为“武圣”。 关于关羽,我们大部分的认知都来自于《...
原创 王... 在抗日将领之中,王耀武是名气很大的一位,一句话可以佐证,“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是当时日伪军之间流...
原创 唐... 澡堂子的事儿影响了唐王朝的兴衰。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完全印证了我经常说的那些关于古代皇帝的共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