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仅仅是从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身上学到了胡服骑射,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就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甚至对强大的秦国产生了威胁。
作为正牌骑兵鼻祖的匈奴更是逼得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才能挡住他们的侵犯。
在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扫平群雄,挥师北上,结果被匈奴人打的节节败退,最后被围困在白登山上。
在火器出现之前的冷兵器时代,他们拥有着高度机动的骑兵,依靠着弓箭和弯刀,一次又一次展开着对中原步兵的碾压。
甚至在五胡乱华期间,匈奴人刘渊率先率军造反,攻下了诸多汉地,建立了汉赵政权。
在谈胡色变的年代,中原王朝诞生出了几位不世出的名将,他们不但打得匈奴节节败退,其中的一位更是被封为“冠军侯”。
今天就让我来介绍这位被封为“冠军侯”的将军。
时势造英雄
汉高祖刘邦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上,最后还是宰相陈平靠着阴谋诡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小老婆,才使得汉高祖得以脱险。
这件事不但让之前沉浸在《大风歌》中的汉高祖顿时清醒了过来,也让他见识到了弓马娴熟的马背民族的厉害。
在汉高祖一朝,他再也没有敢招惹匈奴人。
看到汉族人如此不堪一击,匈奴人更加肆虐,他们屡屡攻破长城进入内地进行抢劫。
因为秦末战乱,中原王朝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人口也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原王朝只能选择忍耐。
汉高祖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方针发展生产、恢复人口。
直到经历了“文景之治”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之后,到了汉武帝初期,中原王朝的国力才壮大起来。
战争表面打的是战略、战术,实际上打的是后勤经济保证。
匈奴人虽然来去如风,但是在草原上能够用来维持生活的方式极为有限。
除了数量有限的畜牧业,就只能是凭运气进行骑马打猎。
在这一点上,中原王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能够种植各种庄稼、果实和蔬菜,多种多样的粮食养活了中原众多的人口。
而且中原王朝拥有丰富的能够用来打造坚硬兵器的铁矿,这一点是匈奴人极为羡慕的。
此时汉武帝已经剪除了太后窦氏的外戚干政,可谓是大权独揽。
这个时候,压抑已久的汉民族即将展开对匈奴人的开战。
将星横空出世
有明君,自然就会有贤臣。
汉武帝是一个武德充沛的皇帝,他选用良才的首要条件就是军事战略人才。
卫青是他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奴,在他前去平阳公主家中做客的时候,他看上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并把她封为妃嫔。
卫青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他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
但是卫青并非是靠着裙带关系提拔起来的将领,他自幼吃苦耐劳,养成了沉稳老练的性格。
同时他注重学习,从历代兵书中找出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
这一点在他后期担任大将军的时候有所体现。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也为汉武帝挖掘出了不少军事天才。
霍去病就是其中最了不起的一位。
少年英才横扫匈奴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有道是举贤不避亲,在当时,他的姨母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舅舅卫青又是大将军。
作为当时最有名的外戚家族成员,他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他的志向却是想要成为像他的舅父卫青那样建功立业,功高盖世的大英雄。
他从小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训练,熟读兵书。
最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而是善于开动脑筋,突发奇想,敢于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形成的。”
我们普通人每次读到这句话,都会百倍地努力,想方设法成为天才。
虽然很多人最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们的表现更多的是勤奋,而非天才。
我们往往忽略了爱因斯坦还说过的后半句话:“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天才的思维,往往跟常人不同。他们会正向思考,也会反向思考,更是会相互转化地进行思考。
在跟匈奴人的战争中,霍去病勇往直前,很快凭借战功成为了骠骑将军。
在著名的“河西之战”中,他利用发散思维,敢于创新。
在援军没有到来的时候,他率领麾下的骑兵孤军深入,兵行险招。
利用骑兵进行突袭,这本来是匈奴人的打法,之前汉族的部队主要依仗的是步兵,行动力迟缓,很难达到突袭的目的。
所以匈奴人根本没有提防,直接被歼灭了3万多人。
霍去病甚至还俘虏了匈奴的五个王,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都尉六十三人,这一仗直接造成了匈奴的实力大损。
霍去病的威名在匈奴的部落中被广为传唱。
孤身犯险,竖旗招降
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人扛不住了,他们纷纷选择了投降。
但是匈奴可没有受到中原儒家思想的熏陶,懂得信用二字。
他们狡诈多变,防不胜防。
汉武帝为了试探匈奴人的虚实,就派遣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的军旗迎风招展出现在匈奴部落附近的时候,匈奴人顿时乱成一团。
他们虽然已经投降了,但是以他们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汉武帝也可能背信弃义派兵围剿他们。
毕竟霍去病的威名在匈奴里早就传开了,遇到这样凶狠的对手,试问谁又能够心平气和地坐着等待结果呢?
一部分匈奴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选择了哗变,那些原本打算投降的人也纷纷心里打鼓,犹豫不决。
在这个危急时刻,霍去病只带着少数亲兵,举着战旗深入匈奴人的营地。
当他展开战旗的时候,所有的匈奴人都被镇住了。
投降的浑邪王摸不清霍去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能命令手下杀掉了那些哗变的匈奴人,于是,多达几万人的匈奴兵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霍去病在不伤己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
在随后的作战中他又被封为“冠军侯”。
结语:
虽然霍去病最后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但是他的功绩却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离去。
每当人们打开音乐听到韩磊那首《等待》的时候,我们仿佛会看到远处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骑着战马,像一颗流星般从天边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