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帝,大家首先会想到乾隆,可要说起清朝最苦命的皇帝,那就非咸丰莫属了。咸丰继位之时,虽然正是意气风发之龄,但当时的大清国内忧外患,彻底地陷入了衰亡的深渊。而且,咸丰执政中后期,逐渐腐化,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留下了一个好色之君的恶名。
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咸丰初年最宠爱的一个女人:玶常在。
玶常在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玶常在一家入旗始祖名叫赫臣,赫臣在清初战场上建立了功勋,获得了轻车都尉的世爵。不过,随后,这一支伊尔根觉罗氏便逐渐没落了,一直到嘉庆元年,玶常在的曾祖父成格考中了进士,最后官至兵部尚书,一举抬高了伊尔根觉罗氏的门第,使得这一支伊尔根觉罗氏开始跻身世家行列。
玶常在的父亲名叫彦昌,是道光二十七年的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从家世来看,这玶常在还是很不错的。
清朝咸丰二年,玶常在参加了八旗选秀,这一年的选秀一共有四名秀女被选中,分别是贞嫔、英贵人(玶常在)、兰贵人与丽贵人。这四名秀女是分两批入宫的,贞嫔与英贵人(玶常在)首先入宫,兰贵人与丽贵人后入宫。
从结局来看,除了玶常在之外,另外三个女人都成了咸丰后宫的大人物,她们分别是孝贞显皇后(慈安)、孝钦显皇后(慈禧)与庄静皇贵妃(丽妃)。
不过,从当时咸丰后宫的格局来看,后宫只有一位云嫔,贞嫔是作为预备皇后选入后宫的,玶常在在以英贵人的身份入宫后便被晋封为英嫔,剩下的兰贵人与丽贵人则名位不变。因此,当时的慈禧(兰贵人)见了玶常在是要行礼的。
然而,这一切都在咸丰三年发生了改变。当时,玶常在入宫才一年多,便接到了敬事房太监孙禄的传旨,被降为伊贵人。其实,这一次降级对玶常在的影响并不大,如果她能够吸取教训,重新赢得帝王欢心,仍然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
但是,很明显,玶常在是一个脾气倔强的女人。
咸丰五年,咸丰又两次下旨,将玶常在降为伊常在与伊答应。两年之内便连降三级,直接降到了最低等的答应,这说明玶常在已经彻底地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与打入冷宫相差无几了。这对玶常在本人是一种折磨,对其家族更是一种羞辱,玶常在难以接受,她病倒了。
咸丰六年五月,咸丰下旨将玶常在晋封为常在,一个多月后,玶常在便病逝于清宫,很明显,最后这次晋封属于临终前的一种安慰。最终,玶常在还是以常在的位分结束了自己的后宫生涯,也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关于玶常在被降级的原因,史料中没有记载,估计很有可能与争宠有很大关系,争宠的对象很明显是与其一起选入后宫的兰贵人与丽贵人,即后来的慈禧与庄静皇贵妃。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文宗实录》《皇朝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