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的这一前无古人之举造就了两宋三百年的文化繁荣.
创始人
2025-05-29 02:01:44
0

原标题:宋太宗的这一前无古人之举造就了两宋三百年的文化繁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之所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宋太宗功不可没。是宋太宗为文人打开了一扇幸福之门。

繁盛的宋代街景

故事还得从那个给后人留下无限猜想的雪夜说起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农历十月十九,太祖与其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第二日清晨宋太祖崩逝于万岁殿,宋太祖之死仍旧是个千古之谜。第二天赵光义就宣布继承皇位。即位当年就不顾大臣反对,改元太平兴国,按中国传统老皇帝逝世后,新皇帝要在第二年才能改元。但宋太宗等不及了,他急切的想要建立一个属于他的政治体系,去除太祖的影响力。军事成就上难以超过太祖,那么太宗就想在文化建设上超过太祖。

太祖死亡之夜

改革科举,创下历史之最。

公元977年,太平兴国二年,刚刚即位的宋太宗举行了太宗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科举考试,不是说它题目怪异,而是这次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非同寻常,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是前无古人。

宋代科举

这次考试单进士科就录取109人,其他诸科录取了207人,最后还把以往在太祖朝考了15次没考上的184人这次直接录取,共计录取了500人。要知道宋太祖在位16年举行了15次科举,共计录取才188人。所以这次科举是有史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

科举录取人数表

太宗朝录取的人数不仅多,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太祖朝15位状元中只有2人官至执政,这两人都是枢密使。而太宗朝的8位状元有3人官至执政以上,其中一人三度入相,一人官至枢相,一人官至参知政事。无论权势,还是地位都在枢密使之上。

重建崇文院,兴文抑武。

崇文院也就是北宋的国家图书馆,是五代时期延续下来的。北宋建立的时候并不受重视,原来的旧崇文院大概在开封东北角,地势低洼,只有几十间旧屋子。藏书也只有12000卷,当时前蜀就有13000卷,后唐更是有20000卷藏书。北宋灭了前蜀和后唐后把他们的书带到开封,把这些书籍放在破旧的几十间屋子已经不合适了,于是太宗下令重建崇文院。他亲自参与设计项目,亲自派遣最信任的监工,还多次到现场去视察,十分重视,也向世人表达了他文教治国的态度。所以兴文抑武是太宗朝才开始的。

宋代城市画像

开创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太宗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尽管中间夹杂着私心,但这客观上使文人的地位大幅提高,最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官群体。到太宗晚年,上至朝廷,下到州县已布满科举所取进士及诸科之士。这些文人士大夫群体已经完全主宰了朝野。

士大夫治国

结语:宋太宗文教治国、兴文抑武的策略,确实是避免了以前朝代的外戚专权与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也给后来的党争埋下祸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慈制药:公司目前已在兰州市投...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健康茶饮市场方面,公司和全球各家奶茶店有合作关系吗?有...
原创 王...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在他辉煌的战功背后,隐藏着一个让秦始皇心疼而又无奈的秘密——一个“恶...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是林徽因的父...
原创 为... 我国古代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始于隋朝。有了这个制度,做官不再是被推荐或者家族传...
原创 清...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悲情。在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是慈禧,她...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培养了众多的门徒,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 宋...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被发现于万岁殿内离奇猝死,一天之后,赵光义在没有任何文字遗诏的前提下...
原创 为... 宋朝曾有两次结盟灭敌的尝试,却在这两次行动中引火烧身,导致最终被对方所灭。 第一次是金国和北宋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三位...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的将领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位这样的名将——王翦...
原创 刘...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于华夏大地,并相互争斗的历史刻画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