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制与秦制》|每日一书
创始人
2025-05-28 20:02:03
0

原标题:《周制与秦制》|每日一书

《周制与秦制》,作者:冯天瑜,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冯天瑜(1942年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先生的遗作。书名取“周制与秦制”,既说明全书内容有关中国的制度史,也说明了冯天瑜进入耄耋之年把毕生所究的题目作了一次总结。

上世纪70年代末是他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他对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制度史均有涉猎。拿本书来说,这也不是他首次把周制和秦制同时作为专著的研究内容,此前为学界熟知的有《“封建”考论》(2006)和《中国文化生成史》(2013)两书。“周制”和“秦制” 虽以朝代命名,却不是单指周代的制度、秦代的制度,而是由此形成的制度及其传承和革新。宋人欧阳修说,“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自宋,古代中国又经历元明清等朝代,也可以说“大抵皆秦制也”。周制的宗法精神也在这期间若隐若现。当然,当秦制产生,周制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被替代了。我们也才有三千年周制、两千年秦制的说法。

人们进入历史深处去探究细节会发现,周制和秦制的边界可能也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明确,其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替换”“延续”。冯天瑜要处理的是周制和秦制是如何形成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及两者的关系。这就需要他在正式制度之外,也得去考究非正式的、民俗性和习惯性的制度,他过去做的观念史则为这一工作奠定诸多基础。周制的诞生、周制到秦制的变革、秦制到近世的变革,凡此三场,皆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制度演变。每场变革都有关键人物的出现和推动,如周公于周制,而每场变革也将体现在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中。冯天瑜发挥他擅长的文化史分析,也在文化生态的层面为周制和秦制找到了根由,尤其是东亚大陆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农耕型自然经济和宗法式社会结构等。凡是关于制度的比较研究,最终似乎都会无可避免地通往这个方向,是否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不是一句评论、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能讲清的。冯天瑜的“终极聚焦”(来自他本人的说法)还是从周制和秦制的演变来思考现代制度建设。对近代制度转型和后单位制的思考都是他的“聚焦”。

撰文/罗东

编辑/宫子 刘亚光

校对/翟永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名阵风飞行员当场阵亡,超25... 距离印巴空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印度在这场冲突中的真实伤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尤...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同... 据“微言教育”消息,7月11日,教育部党组在武汉理工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孟芳兵同志任武汉理工大学...
无锡警方通报:许某被采取刑事强... 又是一年蜜桃季 阳山水蜜桃这一“顶流” 已经踩着盛夏的节拍 悄悄挂满枝头 然而有些人 为了牟取不法利...
弗拉格夏联首秀21中5 关键防...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夏季联赛独行侠87-85险胜湖人。状元库珀-弗拉格迎来夏联,也是NBA...
原创 说...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可能是北宋时期的苏轼一家。这个家族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在朝堂的显...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墓,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至今仍然神秘而不为人知。据传说,陵墓内设有许多陷阱机关,一不...
【市局动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8月1日,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全系统退伍军人观看红色题材电影...
48年前,中国一场考古发现,让... 1972年,我国鄂尔多斯市某生产队社员在牧场劳作时,无意中从沙漠里发现一批匈奴人留下的宝藏,这处遗址...
抖音视界取得绘画作品展示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抖音视界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绘画作品展...
原创 如...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汉有着许多的优秀的人才,而这其中又以五虎上将为最主要的存在。可以说关羽,张飞,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