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德国发现唐代沉船黑石号,价值4千万美元,拒绝还中国
创始人
2025-05-28 18:31:55
0

原标题:1997年德国发现唐代沉船黑石号,价值4千万美元,拒绝还中国

说起丝绸之路,许多人联想到是商队骑着骆驼在沙漠驰骋,漫天黄沙下的异域风景显得神秘又壮阔。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通道,有了后来丝绸之路的繁盛。然而丝绸之路不仅限于陆地,海上丝绸之路也曾一度为中西贸易交流做出贡献。

唐中期以后,受战争影响,原本在陆地进行的贸易往来逐步被海上渠道取代。由此,中国境内诞生了一批重要的贸易港口。

唐宋时期的广州,宋末至元代时期的泉州,都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第一大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为国家强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海上丝绸之路曾经锻造的繁荣,让现代人也为之赞叹。然而丝绸之路的发展距今已千年,它创造的神话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土里。

关于丝绸之路的真正面貌,我们不曾得知,只是把它当成传说,证明唐宋时期经济的空前发展,让中国曾经站在世界之巅。

实际上,随着商船"黑石号"的出现,已经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并不是中国人杜撰的历史。黑石号"作为中国唐代一艘商船,一千年以前沉没于印尼勿里洞岛海域。1998年,"黑石号"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因为这艘沉船如同一座宝库,上面装载着数万件精美瓷器,还有数不尽的金银器。

然而,这些可以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证据,却不属于中国。当年,"黑石号"被外国人打捞出来后,他们不仅拒绝归还中国,而且将商船上物品清点好进行拍卖。

由于开价太高,国内出现意见分歧,耽误了购买这批文物的时机。没有争取到"黑石号"的所属权,是中国考古历史发展的一大遗憾。

不过,"黑石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证据,证明了在唐代,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已经存在频繁贸易交流。

中国人曾经跨越海洋,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唐宋的盛世发展。如今,我们再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已经有迹可循,让人更加备受振奋。

德国人发现宝库,拒绝归还中国

当年,"黑石号"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沉没,万万没想到最后却被德国人发现了这艘船的存在。发现"黑石号"的德国人本是一家水泥厂的老板,他之前一直在印尼做生意,和当地人比较熟悉。有人曾告诉他,在印尼附近的海域有许多宝物,经常有人打捞出好东西。

作为一个生意人,听到海底有宝物,自然很心动。德国人行动力很快,没多久就卖掉了水泥厂,专门从事打捞业务。

他购买了专业的打捞工具,能勘察宝物的位置,定位能力也很好,在从事打捞业务期间,他发现了不少商船,"黑石号"是其中一艘。

1997年,德国人发现"黑石号"沉船的具体位置,当时船只沉没并不深,大概在水下二三十米,因此打捞工作也相对轻松。

后来德国人用了一年时间,专门打捞整理船上的宝物,前后清点了67000件物品。可见当时通过海上贸易,中国和国外进行了巨额的经济交流,这种贸易程度,在现在看来,也是天文数字。黑石号"上的文物被公之于众后,大家发现这些器具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证明了这艘船以及船上所有物品应该都属于中国。

可是根据国际公约,在海上发现的物品,不管历史上曾经归谁所有,最后谁发现就属于谁。"黑石号"是被德国人发现并且发掘,自然归属德国人,中国人对此并没有争议。

2002年德国人将文物全部整理完成,将其一并拍卖,一船文物总价是4000万美元。当时国内多个博物馆馆都有购买意向,不过他们只是购买单个文物,德国人想要整体出售,由此没有交易成功。

而国内没有博物馆可以承担如此大经济项目能力,最后产生意见分歧,购买之事就此搁浅。如果当时中国收购了这批文物。

大家都有机会去各地博物馆一览"黑石号"宝物的风采,可惜最后没有买成。中国拥有几千年历史,曾经发掘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只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黑石号"上文物的意义更加重大。

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没有达到如今高度,政府或是个人在4000万美元购买文物一事上,都保持了观望态度。

如果"黑石号"现在被发现,想必中国已经不会因为区区4000万美元犹豫不决。现如今,在各个国家还展览着从中国掠夺的文物,中国想要拿回,必须得用高价购买。本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要费尽千辛万苦追回,联想到那段因为落后被痛打的历史,真是不提也罢。

文物流落异国,"黑石号"与中国无缘

当年德国人拍卖这批文物之时,消息传到国内,许多人闻风而动。马未都就曾游说中国房地产商,说你们赚这么多钱,不如就把这批文物买了。买回来可以做收藏用,以后想买都买不到。

听了马未都一番话,老板们反应不大,他们觉得花大笔钱买古物,没有实际用处,犹豫很久,最终也没有出手。就此,这批文物彻底和中国无缘。

不过中国舍不得花钱,自然有土豪国家愿意为文物一掷千金。后来新加坡博物馆花3000万美金买走了这批文物,而中国连其中的一个瓷碗也没买到。

中国人想要了解"黑石号"的历史,只能在异国他乡才能一睹这艘商船风采了。而对新加坡博物馆来说,花几千万美金能够买到几万件珍藏品,也是一笔值当的买卖。

据说,如果把"黑石号"中的文物铺开,几个足球场都不足以装下。在这些文物中,98%是瓷器,包括瓷碗、瓷盘、瓷杯等生活器具,窑口也非常丰富,长沙窑、邢窑、越窑,个个制作精美,展现了中国唐代制作技艺的高超。

许多器具上还画有波斯图案,这批物品当时是要卖往波斯,只是商船在往返中国和阿拉伯途中沉没在印尼海域,最后交易没有成形。

在如今全球化经济影响下,陆上和海上贸易都非常发达,各国商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不是稀奇事。

可是在几千年前,各国经济往来没有现在方便、密切,商船想要顺利从中国开往阿拉伯国家,遭遇的风险尤其大。

古代没有水下雷达,触礁是很正常的事,像"黑石号"这种满载货物的商船,一旦沉船,基本上没有翻身的机会。

幸运的是,"黑石号"几千年后被人发现,我们才有机会亲眼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那段光荣的过去,仍旧值得现代中国人引以为傲。

21世纪丝绸之路,推动中国走向繁荣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大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而这段经济发展传奇,在21世纪将重新上演。

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政策之际,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战略建设的重点。古代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开始,跨越印度洋,曾一度到到达欧洲和东非,中国人曾经冒着未知风险,成功建造了一条海上商业要道。

如今,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重启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拓宽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渠道,增加经济交流的便利性。

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能与历史呈现的一样,给中国,给沿线国家带来经济繁荣,中国能够通过21世界丝绸之路,走向全面繁荣。黑石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让中国人了解了过去辉煌的历史,我们为这段历史感到骄傲。曾经的辉煌盛世,中国一定会重新拿回来。

文/林伯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西周是上三代中的最后一代,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个朝代。它的名气倒不是源自于这个朝代有多么伟大,而是源自于...
原创 吴... 吴国的功臣,被后世称为“武圣”的伍子胥,为何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相信提及伍子胥这个人,大家可谓耳熟...
原创 苏... #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公然入侵苏联,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国...
蔡澜:临终赠字画、卖房,举动揭... 2025年6月25日,享誉全球的作家蔡澜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曾坚决否认自己病重的传闻,然而他却决定将...
原创 刘... 刘备夺取汉中之战后,没有立刻增兵荆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需要休整。 汉中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刘...
原创 闯... 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人祸频发,百姓生...
原创 元... 元朝时期,汉人饱受蒙古统治者的赋税之苦,民族压迫严重,生活艰难。这种情况下,一大批农民起义者崛起,朱...
原创 郑...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清中期红釉象耳尊 这件象耳尊的红釉属于铜红釉,铜红釉在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功,明宣德时,烧制出了鲜艳夺目的“宝石红”红釉...
原创 韩... 韩信为什么总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困惑。韩信自己也曾苦思,为什么一个如他一样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