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能流芳千古?看他平定安史之乱带的人就知道了
创始人
2025-05-28 18:03:21
0

原标题: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能流芳千古?看他平定安史之乱带的人就知道了

郭子仪是唐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他有着过人的文韬武略。“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平叛之策,并请他推荐一位能干的将军率军队与叛军决战。

郭子仪想起了李光弼將军,由于他们二人曾经有过私怨,很长时间都互不往来,但郭子仪从大局出发,不记旧仇,向唐玄宗推荐了李光弼。

部队出发之前,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末将曾经多次冒犯大人,大人为何推荐末将担此重任,莫非是想借刀杀人?”郭子仪见李光弼误会自己了,便饱含热泪地说:“大敌当前,国家社稷岌岌可危,朝廷正需要像您这样有作为的将军率军讨伐。你我过去虽然略有过节,但我一直赏识将军的为人和才干,故在皇上面前推荐,无非是想给将军一个报国立功的机会。况且,你我二人同赴战场,应该荣辱与共才行啊!”

听完郭子仪的话,李光弼感到十分惭愧,赶紧赔礼道歉。郭子仪握住李光弼的手,说:“愿与将军一起凯旋。”在战场上,郭、李二人始终并肩作战。面对叛军的猛烈进攻,郭、李避开对方的锋芒,白天坚守不出,深夜出奇兵偷袭,打得叛军狼狈不堪。

叛军非但未能消灭郭、李,反而被郭、李二人的部队成功牵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叛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郭、李趁叛军不备之际,兵分两路,左右同时夹击,一举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顺利平息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们都夸赞他们心胸宽广,勇猛无比。可以说,正是两人的通力合作成就了这样一段佳话。

郭子仪是经过考试录取的武将出身,历任军职。到了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才开始诏命他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克朔方节度使,屡建战功。作为一个位高权重者,郭子仪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打击异己,反而能够不计前嫌,推荐和自己有私怨的李光弼,可见其胸襟是多么宽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夺取汉中之战后,没有立刻增兵荆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需要休整。 汉中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刘...
原创 闯... 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人祸频发,百姓生...
原创 元... 元朝时期,汉人饱受蒙古统治者的赋税之苦,民族压迫严重,生活艰难。这种情况下,一大批农民起义者崛起,朱...
原创 郑...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清中期红釉象耳尊 这件象耳尊的红釉属于铜红釉,铜红釉在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功,明宣德时,烧制出了鲜艳夺目的“宝石红”红釉...
原创 韩... 韩信为什么总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困惑。韩信自己也曾苦思,为什么一个如他一样有才能...
原创 历... 如今,我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化,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对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以后的历...
原创 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国民党反动派也开始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原创 诸... 其实,谁都知道一句话,叫:两军对垒,兵在精不在众! 道理很简单,就算有十万人,却都是新兵蛋子,从没上...
原创 除...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逝世,皇太孙朱允炆上位。朱元璋其实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在洪武二十五年死了,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