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怒怼”鉴宝专家:我们从来不研究这东西值多少钱
创始人
2025-05-28 18:03:19
0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院长“怒怼”鉴宝专家:我们从来不研究这东西值多少钱

我国历史悠久,而且王朝甚多,跨度也很广,所以遗留的文物很多。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建立了很多博物馆,让这些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同时可以供我们华夏子孙去学习观赏。

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在院长单霁翔的手下更是不断的创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说起这位单院长,我们可以说出他的很多丰功伟绩,譬如《国家宝藏》就是在他是提出的意见并创办的,而且效果很好;还有最近几年兴起的故宫文创等周边,也实现了故宫文物与现代社会融合的作用。可以说单霁翔院长不仅是一位博采之人,更是有很多的实践能力。单院长曾经在早期提出过一个观点,足以看出他的大格局和大气魄。

除了能够被国家收藏起来的文物,还有很多因为历史原因,很多宝物流落民间海内外。物以稀为贵,民间收藏也逐渐起兴,有这方面的需求就会产生鉴宝专家。一次演讲,有人向单院长提出如何鉴别宝物,单院长作为一个对文物极其重视的人,当时便“怒怼”鉴宝专家,提出了真正的研究专家是不研究这东西值多少钱的。单院长提出当今收藏家对文物的态度无非是两种:1.是真还是假。2、如果是真的,它能值多少钱,有没有收藏价值?

单院长说真正的专家会关心这件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件文物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其中它所运用了多少人财物,它的技术有哪些,我们历史文明当时达到了怎样的程度,等等。他说真正的专家只研究真的文物,对于现在市场上制造制造赝品的水平多高,没有人会去专门研究。所以如果拿收藏的宝物去问专业的专家,恐怕只能让大家失望了。

其实以前也有专家慕名而来,想让真正的文物研究专家鉴证真假,因为对市场赝品研究不深,有几位专家学者不幸卷入了案件之中。有一个张先生是文物收藏爱好者,前前后后花了7万多元买了不少瓷器,但是得不到专家的认可,就内心焦灼,后来多次带着自己的藏品多次前往北京找到专家孙学海,经过鉴证,其中有十几件都是真的,而且还是精品。张先生也得到了十几张证书,虽然花了将近三万元的鉴定费用,但是张先生也是十分开心的。

但是后来他拿着自己的鉴定证书和瓷器去各大拍卖所的时候,却被拒绝了,因为拍卖公司的鉴宝专家说,这些都是赝品,而且都是一些质量堪忧的假货。张先生很不甘心,找到了专门的鉴宝机构,最后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张先生心灰意冷,不得不找到专门的机构协商仲裁。

其实这种专家鉴证出事的还不少,有周南泉、李辉柄、单国强等专家也出过类似的事情。其实专家学者就应该按照单院长的看法来,毕竟术业有专攻,不然毁了自己名声惹了官司也是让人不痛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