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连续三次大败,对手号称“七路半”
创始人
2025-05-28 17:32:03
0

原标题: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连续三次大败,对手号称“七路半”

在国民党的部队中,其实也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军,只是老蒋任人唯亲,非他黄埔嫡系的基本得不到重用。

不过有一人是例外,虽然出身“杂牌军”,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被老蒋委以重用,连续三次击败我军,在华北战场给我军造出了很大的麻烦,他就是傅作义。

傅作义的成名之战是军阀混战时期的涿州之战,傅作义以7000孤军面对着奉系军阀三万重兵仍死战不退,奉系出动了飞机、坦克和步骑炮兵进行猛攻,张作霖甚至下达了五次总攻击命令,但都被傅部以手榴弹、手提机关枪、步枪等弱势武器打退。

张作霖气得都想亲自出马攻城,被左右竭力劝阻才罢。1927年10月15日一直守到1928年1月5日,最后是因为城内无粮,两军和谈,涿州才被奉军拿下。

此战让傅作义在各大军阀中声名鹊起。

此后对阵日本人,傅作义也是常胜将军。

1933年长城抗战,傅作义亲临张家口前线指挥,极大鼓舞了士气。1936年红格尔图战斗、收复大庙都成功将日寇击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傅作义部在忻口会战中坚守23天,重创了日军,如果不是娘子关失守威胁到了太原,傅部只能奉命回防,这个坚持的时间还能更久。

后来的太原守城战,晋军各部都只想保存实力,也是傅作义主动请缨留守太原,敌众我寡之下太原最终失守,但是傅作义却成功地掩护了其他部队的安全转移,同时也重创了日军,让日军一时无力南下。

此后傅作义被安排在了柳林镇,与八路军隔河而治,这段时间与我党的关系非常好,双方信使经常往来,延安陕北公学和抗大向傅作义部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员。

而且傅作义多次拜会过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治理方式非常认可,在其治下也学习我军在部队各级设立政治工作机构,不少负责人还是由延安派遣的。在35军(傅部)中严禁军官打骂士兵,提倡军民合作,且模仿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制定了《十项纪律》,这些举动得到了百姓的一致称赞。

可惜却让傅的老上级阎锡山极为不满意,当时国民党内部既得利益团体都是非常害怕共产党的,看到傅作义这些举动,阎锡山认为“傅这是把部队带赤化了,35军已成为七路半”。七路半就只比八路军少半军,这个用词比较险恶。阎锡山为此还特意向老蒋报告,要把傅作义撤掉。

老蒋得到消息后也比较重视,他知道傅是人才,不想把事做得太绝,就派人从重庆空降过去,以考察为名让傅作义清楚共产党,无奈之下,傅作义只好照办。

经过此事,傅作义也算是与老上级阎锡山划分了界限。

1939年底,日军在南方进攻长沙,傅作义主动请战在华北牵制日军部队,长途奔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五个月内打了三次胜仗,国民政府还因此将第二枚最高荣誉奖章“国光勋章”授予了傅作义。第一枚就是老蒋,而国民党在大陆的时期只颁发了两枚,由此可见傅作义的荣誉之高。

后来的几年一直到抗战结束,傅作义都在大力发展绥远的民生,尤其是治水工程(建国后的水利部长也与此有关),他治下的百姓在国民党统治区中生活水平名列前茅。同时也与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不过这种友好,随着抗战结束而结束了,此后的数年中傅作义给我军的华北解放大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曾连续三次击败我军,直到东野入关情况才好转。

一、平绥路战役

1945年日本投降后,双方都在争取接收日军侵略区,傅作义抢占了包头、归绥、集宁、丰镇等地。但是他所占之地正好位于中共晋绥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辖区,有不少都是已被我军解放的城市,且直接威胁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首府张家口。

10月,我军晋绥军区及晋察冀军区合作发起绥远战役,旨在攻取归绥,消灭傅部,共集结了14个旅5.3万余人,指挥员还是日后的两大元帅:聂荣臻、贺龙。

一开始进攻地非常顺利,很短的时间内接连解放了集宁、丰镇等十余座城镇,歼灭敌军数千人,但是傅部很快就将主力回缩到归绥,凭借着城坚炮利一直坚守。

打了半个月没能拿下来,我军又分兵去攻打包头,然而包头也没打下来,一直打到了12月,我军机械化不足,无法维持长线的后勤补给,加上天气寒冷不适宜再作战,所以在12月4日、14日先后撤出对包头、归绥的包围,转入休整。

在包头撤离时,晋绥部队非常气愤,因为这是抗战以来打的第一次大败仗。有的干部战士们痛哭,有的骂娘,还有情绪激动者甚至打了参谋长张经武。

此战歼敌不少,但是己方伤亡更大,也没能达成攻取归绥,消灭傅部的战略目标。

二、大同集宁战役

这个本人之前文章有写过,

《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大败,事后傅作义劝降,主席: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这里就简要叙述一下。

本来我军是集结重兵围困阎锡山治下的大同,没想到被傅作义“围魏救赵”,其部比我军人少,还在集宁围点打援,致使我军华北主力大败,大同也无力去攻取。聂荣臻元帅和罗瑞卿大将多年后都曾直言这是我军的一次大败仗。

三、张家口战役

这算是大同集宁战役的衍生,华北主力受损后,国民党部队趁势占领承德,从而对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发动两线进攻。

张家口是当时我党唯一占领的省会城市,被称为第二红都,且张家口北通库伦,西北通苏联乌里雅苏台,东北通热河,不管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极其重要,所以我军虽然主力受损,但不准备放弃,打算以城为诱饵进行运动歼敌。

国民党这边,老蒋其实也不想傅作义再胜下去了,因为在华北地区傅作义已经两次大胜,老蒋的嫡系却没拿下什么成果,如果傅再胜,势必会再度扩大势力范围,这并不是老蒋想要的结果,因此他一心想让其嫡系李文兵团抢占张家口。

9月29日,李文兵团先以4个师借助着飞机和坦克,向怀来地区发起攻击,但是其部五万多人一直打了一个多礼拜都没能打动分毫,反而被我军歼灭了3000多人。老蒋无计可施下又想到了傅作义,把张家口划给了傅统辖的12战区,等于是将张家口归其管制了。

有利可图之下,傅作义再次出兵,一面让两个师从大同出动,干扰我军的判断;另一面又调集4个师从集宁出发,向东穿过数百里草原,绕商都突袭张北,之后从北面偷袭张家口。

比较骚的是,为了防止被我军得知消息,傅作义不用国民党的电报密码,自己搞了一套,因此我军没能掌握傅部的行动。

10月8日半天就攻下张北,我军准备不及只能撤退,10月11日傅部进入张家口,张家口里还有我军准备的众多物资,全部便宜了傅,并且撤退时比较仓促,被一直追杀到了桑干河边,损失惨重。

除了上面说了连续三战以外,还有这两场战争傅部也很强悍。

雁北战役

西北战场,胡宗南对延安发起进攻,傅作义为了切断延安——三边——内蒙——外蒙方向的通道,发起了雁北战役,1947年3月23日开打,3月31日占领雁北,我军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傅部此战动用的主力唯有101师、骑四师,其他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占领雁北后101师、骑四师就撤走了。我军侦察部队发现这个消息后,觉得是一个机会,于是集结晋绥军区独三旅5000余人向右玉。

当时右玉只有1200多守军,且基本是新兵,但在傅部将领刘万春的指挥下与我军打得不相上下,4月8日整整一天都没能拿下,到了晚上独三旅代旅长万兴以为敌军援兵来了就匆匆撤走。

援兵真正达到的时间是4月10日,那时战斗已经结束了,傅军鲁英麟仍不想停止,就让骑四师休息一晚,于11日凌晨发挥骑兵优势追击突袭,此后找到我军打了几仗,独3旅伤亡惨重,5000多人里超过了2000人丧失战斗力,只得退回晋中休整。

此战更恶劣的后果是让中央与西北野战军无法突围,只能在陕北山区辗转,还好陕北没有另一个傅作义。

冀中穿心战

这一战真的够大胆,冀中是华北晋察冀野战军最重要根据地,商业、人口、经济都很发达,还有兵工厂。

1948年4月11日傅部骑兵部队从天津秘密出发,从大城县一路扫荡,一直攻入了冀中军区司令部所在的河间县城,与我军大小作战七次,因为我军主力部队外出作战,地方部队尽皆不敌。物资损失极其严重

任丘县:烧毁30万公斤粮食、小麦300余吨,大米8千余吨,杂粮200余吨,面粉万余袋。炸毁任丘县3个兵工修理所,内有大小枪支2千余支等。

河间县:烧毁一座汽油库,炸毁一个地雷制造厂、第8军分区烟草总厂,烧毁被服厂,厂内有棉军衣15万套,单军衣10万套。烧毁一个军鞋厂和厂内10万余双棉鞋,15万双布鞋。冀中军分区干部训练团,中共中央党校修械所3处,冀中军区造纸厂。发现一大型军火仓库,内有各种炮弹万余发,各种枪支5千余支,地雷手榴弹万余颗。马料2万多担被付之一炬。

可以说国民党主力部队打一场大仗都没有这次偷袭造成的损害大,而且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做饭的锅都被砸了。直到16日华北军区4纵队闻讯赶回后,傅部才撤回了天津。

而几天的战斗下来傅部的损失,只有一匹马。

此外还有满城奔袭战、平北山区之战、宝昌守卫战等,傅作义都给我军造成极大麻烦,单从军事角度而言,他也确实是名将。

不过天下大势,并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他军事能力再强也没有人民的力量强,最终东北野战军一入关其主力就被吃掉一大部,傅作义也认清形势选择了光明。

其实这里也能看出我党的宽大,即便当初让我军损伤这么大,依然愿意接纳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