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伴随着一声枪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蒋百里倒在了血泊里,但蒋百里将军不是被暗杀的,而是自杀的!
事情究竟是因何而起呢?这位大名鼎鼎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为什么要在全校师生面前开枪自杀呢?
蒋百里
慷慨赴任,自戕明志
民国元年(1912年)底,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起用蒋百里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当时的蒋百里可谓是风光无限,他身着黄呢军服,外罩红缎里子披风,腰挂长柄指挥刀,足蹬锃亮的长筒马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到校赴任。
蒋百里
蒋百里在就职训话时,向全体师生发誓:“方震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任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半年之后,这位蒋校长就兑现了自己就职训话时的承诺。
在蒋百里就职后的半年里,由段祺瑞掌管的军部屡屡克扣学校经费,阻挠蒋百里施行军校改革。半年后的一天,蒋百里向陆军部请求拨款,再次被拒绝。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3年6月18日清晨,蒋百里召集全校师生两千余人紧急训话,他身穿军服、配备指挥刀,站在尚武堂石阶上沉痛的说道:
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责任,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要鼓起勇气来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言毕,全校师生还没回过神来,他们尊敬的校长蒋百里就掏出了手枪,朝着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随即倒在了血泊里。
蒋百里在给母亲的遗书中这样写道,
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前途及国民有益!
因为勤务兵的及时阻拦,子弹从蒋百里的肋骨之间穿过,袁世凯闻讯后,立即商请日本使馆派军医对蒋百里进行救助,最终蒋百里被救活,不久后就被调任。
蒋百里离任后,保定军校的学生每人都洗了一张蒋百里的照片,留作纪念。
天皇赐刀,军校改规
在这件震惊中外的自杀事件之前,蒋百里就曾震惊过日本和德国的军界。
1905年,蒋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根据日本军部的规定,士官榜首由天皇亲自赐刀,在他们的设想中,这项殊荣一定会是日本人所得的,但如今却被一名中国人所得,这无疑成为了日本陆军史上的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军界对此耿耿于怀,以至于从下一届开始,步兵科开始对中日学生分开授课,以防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第二名也是一名中国人,他的名字叫蔡锷,是蒋百里的密友,后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护国将军”。
蔡锷与蒋百里
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蒋百里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自己在日本学习到的只是初级军事,而中国国防应当取法乎上,学习德国陆军,随即奔赴德国军队深造。
蒋百里出色的才华使他在德国很快就崭露头角,德国著名的军事学家伯卢麦将军曾经这样评价蒋百里:
拿破仑说过,若干年后,东方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军事学家,这也许就应在你身上吧!
外儒内刚,助蔡讨袁
在德国的时候,从国内汇来的钱大都被蒋百里用来买书了,值得一提的是,蒋百里购买的文史方面的书比军事方面的书还要多。他的德国友人回忆道,秋天橡树落叶中,有人席地而坐,大声朗诵歌德的作品,风神俊朗如神仙中人,这个人就是蒋百里。
民国著名记者陶菊隐是这样评价他的:
初一位他是个髯如戟的伟丈夫,而见面之下,温文尔雅不类其人。他这个武学生,到头来还是脱不了书生本色的。
蒋百里曾经还写过一本叫做《欧洲文艺复兴史》的书,我国著名的文史作家曹聚仁说:
蒋百里本人正像达芬奇,有多方面的光芒。百里先生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物,一生既为政论家,也擅长文史研究,诗词都不错,字也写得很好,说话滔滔不绝,风趣横溢。
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大兴孔庙祭祀,称帝之心昭然若揭。蒋百里和被软禁在北平的蔡锷将军密商佯装支持袁世凯称帝,借此让袁世凯对他们放松警惕。不久后,蔡锷借机逃离北京,返回云南,并发起护国运动,征讨袁世凯。
护国军合影
1916年,蒋百里入川辅佐蔡锷讨伐袁世凯,成为蔡锷的得力助手。
苦心孤诣,强军强国
蒋百里可谓是,亦儒亦武真豪杰,不过他一生的顶峰仍然是在军事方面,他曾提前二十年断言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他在保定军校期间就将日本作为假想敌来训练自己的学生,还拟就了多种国防计划,还培养出了陈铭枢、唐生智、万耀煌等一大批将帅。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蒋百里以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奉派出国。行前与蒋介石密谈。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蒋百里赴欧美各国考察军事,在德国,蒋百里会晤希特勒,希特勒赠以世运会纪念章。在考察中,蒋百里体会到“军民合一”、“经济与国防合一”的重要性,在新作《总动员纲要》中提出“民事与军事融成一片”的建议。
归国后,蒋百里大力倡议发展空军,谁都没有想到,来自陆军出身的蒋百里,提出了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 “七七事变”后,蒋百里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驳斥了“速胜论”和“速败论”,认为战争将相持下去,但中国必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蒋百里奉电考察法国,蒋百里未出国之前,即为《大公报》撰写“星期论文”,归国后,蒋百里更每日撰文或讲演,先后撰有《为国联开会敬告英伦人士》、《抗战的基本观念》、《抗战一年之前因与后果》、《欧洲大陆英雄之覆辙》等文。
10月,蒋介石委任蒋百里为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一再谦谢,愿为该校教育长,终以代理校长委蒋百里。
彼时的陆军大学设湖南桃源县,常往来湘鄂,备极辛劳,而夙病以发。为迁移学校,至桂林后,蒋百里会晤多人,演讲多次,即渐感疲惫,精神大不如前。及至宜山,更加感到体力不支,不久,心脏病猝发,于11月4日与世长辞,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
蒋百里之墓
国民政府是这样评价他的“精研兵法,着述宏富”、“入参戎幕,多所擘划和匡扶”。蒋百里将军的女婿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我国的两弹元勋——钱学森。
让我们向这位爱国的军事教育家致敬!
感谢阅读!
这里是翰林太史说历史,讲述历史文化,凝聚文化力量,弘扬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