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长安,无数文人墨客在繁华的街道上走过,用笔墨诉说着春秋的故事,看到了繁华。唐朝是一个传奇的时代,诞生了许多传奇诗人。李白是唐代文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他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深受老、壮诗风的影响。他的诗文清雅,豪放,表现出他潇洒的本性。他的无数诗篇千古不朽,极其发人深省。其中有三首诗,可以说是得罪了天下人。
蹉跎岁月
谈李白的诗,不如先谈他的人生。
李白的出生地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是四川,也有人说是甘肃,但目前还没有定论。他成长于武则天时代。他年轻时就已写下不少诗词赋赋,受到名流赏识,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堪称天才。
除了写诗外,他还精通剑术,喜欢侠义。这从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侠客行”就可以看出。 20岁左右的时候,李白开始周游全国,结识了许多名人,获得了很多经验和知识。
早年的李白并不那么洒脱。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追求名利。然而,由于家庭原因,他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结识有权势的人,以接近长安。寻求官方职位。他的婚姻都是为他的事业服务的。
历经千辛万苦,李白终于抵达长安,将自己写的文章呈献给唐玄宗。玄宗对他评价不高,但仍命李白入侍翰林,充侍中。
我们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李白有远大的理想,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然而,当他进入官场后,他发现现实与他想象的有很大不同。
官场充满了黑暗和不公正,这一切都让李白感到厌恶。他的性格骄傲、叛逆、追求自由,不适合在官场生存。李白最终被人谩骂、诽谤。唐玄宗听信谗言,逐渐疏远他。最后给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了长安。
经历这次挫折,他也看清了官场的虚伪和世事的严酷。从此,李白远离世俗,云游山水之间,写诗抒发情怀。他素来喜爱酒,他的许多诗都是在醉酒时写成的,文笔绚丽多彩,风姿翩翩。
晚年的李白无家可归,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但他始终以冷静的态度走遍天下,无忧无虑。他一生与酒结缘,最后也因此而死。由于喝醉了,他跳入水中捕捉月影,最后淹死了。他被定格在六十一岁,一位文坛巨星陨落。
李白的一生并不长,但他留下的诗篇和傲人的成就是常人几辈子都无法比拟的。
“安能能屈眉弯腰侍奉权贵,让我不高兴了!”
李白的《梦游天别》是一首游仙诗。还通过描述梦中所见来批判黑暗现实,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安能弯眉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高兴”,是雄伟傲慢的千古名句。
李白心高气傲,不愿意加入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的行列。他在长安只呆了一年多,政治野心的梦想就破灭了。
李白一直认为自己的才华配得上宰相之位,但在他之前总有各方面不如他的贵族子弟,却能凭借家族的势力登上高位,高枕无忧。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巴结强者。李白不愿意这样做。他宁愿不做高官,拿好俸禄,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高兴。
他所说的有权势的人,并不是那些有高雅文化的人,而是那些能够靠阿谀奉承统治皇帝的宦官。这是李白最讨厌的事情。
李白不肯屈服于世俗。离开长安后,他怀着愤怒写下了这首惊心动魄的诗,以表达自己的委屈。这句“安能压我眉,弯我腰侍奉权贵,让我不高兴!”,赤裸裸地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对强者的蔑视表明了强者想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奴隶,而他们决绝的态度也表明了和他一样不被时间所赏识的人的愿望。
这得罪了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贵族甚至皇帝。敢于说出这句话的人不多。这就是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奔放、奔放的本性。
“我楚狂人,凤阁笑孔子”
“我楚狂人,凤凰歌笑孔子”出自《庐山歌寄鲁石玉虚洲》。这也是一首想象力宏大奇特的诗。它用雄伟的句子描述了庐山的景色,歌颂了庐山的美景。一首永恒的歌。
这句话用的是孔子的典故。孔子曾到楚国劝说楚王。途中,他结识了楚国疯子卢同。卢同唱着歌从孔子身边经过。这首歌的意思是劝阻孔子不要做官。孔子想跟他说话,但鲁同这个疯子不理孔子,根本不肯下车。
卢同对政府不满,放荡不羁。与卢同相比,李白表达了对政治领域的失望,也表达了像楚国疯子一样隐居山水的理想。
但他的诗却讽刺孔子沉迷于为官。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圣人孔子的不敬。中国古代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万千民众尊为圣人、信仰。他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李白更喜欢道教,不被认为是儒家学者。他虽然尊敬孔子,但没有常人的敬畏,所以才敢取笑孔子。
李白本人并无恶意,但一些儒生读了这首诗后,不免产生了过多的思考。唐末宋代,随着儒学的进一步弘扬,出现了尊杜贬礼的风潮(杜甫是儒生)。因此,李白这首诗虽然只是一句玩笑,但也得罪了当时广大儒生。
“人们看到我,听到我的好话,都嗤之以鼻。”
“当时,人们看到我,听到我的雄辩之言,都嗤之以鼻。”这是出自《尚礼永》。李白二十四岁时,被李邕请去赴宴。宴会上,李白不拘小节、张扬,这让李邕很不高兴。李邕随后委婉地斥责了李白这个年少轻狂的才子。
李白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临行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尚礼永》作为礼物。诗的第一句就高调地自我比较大鹏。每一句话都犀利而毫不客气。大概意思就是,别小看我的青春。啊。
“当时的人见了我非凡的语气,听到了我的豪言壮语,都嗤之以鼻。”也就是说,人们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嗤之以鼻。用“当时的人”来暗示李邕也是一个普通人。不用咒语就可以说是咒语。诗中,李白把自己比作大鹏,而李邕就是大鹏乘着的风。李白表明,即使没有李邕的“风”,他仍然可以在政坛上大放异彩,气焰无与伦比。
这首诗虽然表面上只是讽刺李邕,但“时人”二字已然说明李白不顾世俗之人,得罪了世人。
他像李白一样自由奔放,像李白一样正直傲慢。诗人余光中用这句话来评价他:“酒入我心,七份化为月光,余三份咆哮为剑气,一吐盛唐半壁江山。” “确实,他的诗可以说占了唐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代表了中国故事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