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是欧洲各国联合对抗拿破仑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作为当时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役,莱比锡战役是导致巴黎陷落、拿破仑政权崩溃的导火索。
1.拿破仑的卷土重来
2.骄傲的鹰
奥地利外长梅特涅会见拿破仑,有意签署全面停火和平协议。然而,尽管欧洲盟国接受了法国维持战前边界、允许拿破仑继续拥有大军的条件,但拿破仑仍然拒绝签署全面停火协议。签署了和平协议。
今年9月,欧洲同盟国开始大规模进攻战争。尽管法国在此期间赢得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但盟军还是在10月成功地将他们逼回了莱比锡。拿破仑的175,000名士兵全部投入到该城的防御中,而盟军则派出350,000名士兵和1,500门大炮准备进攻莱比锡城外。
3.莱比锡战争
10月16日上午,拿破仑调派一小股兵力北上抵御普鲁士的进攻,而他则亲自率领第14军团南下突破俄奥防线。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然而,当战斗在黄昏结束时,双方却发现自己还处于战斗开始时的位置上。
4、失败后的尴尬
拿破仑再次狼狈逃回巴黎。这场战争让他手下有六万名法国士兵死伤或被俘。虽然欧洲盟军的伤亡同样惊人,但他们动员和补充兵力的速度却比拿破仑快得多。曾被拿破仑征服的荷兰和巴伐利亚也抛弃了它们,投奔了欧洲盟军。 12月21日,欧洲盟军进入法国,于1814年3月30日占领巴黎,并将拿破仑流放到厄尔巴岛。
尽管拿破仑很快卷土重来,但他的统治只维持了100天。 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第9号)彻底将拿破仑带入灭亡坟墓。拿破仑战败后,梅特涅继续扮演外交部长的角色,竭尽全力使欧洲盟国签署众多协议,确保彼此之间的力量平衡,维护欧洲的和平,直到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刚刚宣告结束。这个联盟一般又持续了30年,直到野心勃勃的德国再次打破了和平局面。
5. 结论
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欧洲颠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