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身为“储君”,为何还向户部借款,看邬思道是如何分析的
创始人
2024-11-02 15:39:02
0

原标题:太子胤礽身为“储君”,为何还向户部借款,看邬思道是如何分析的

(《雍正王朝》第5期:本期解读,太子胤礽身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为何还会向户部借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把国事交给了太子胤礽管理,几十年来的南征北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康熙皇帝感觉心力憔悴,想休息一下。

康熙四十七年,江淮发大水,江南一带灾民遍地,民不聊生,这时候就需要朝廷出面救济,可是在朝会上听四阿哥胤禛一说才知道,户部的账面上只有库银五十万两。

具体分管户部的八阿哥禩还夸夸夸其谈,康熙皇帝不耐烦了,库里的银子呢?五十万两银子就意味着这个帝国要垮塌了,康熙帝看着太子胤礽,意思非常清楚,在问他!

【康熙帝想到了积重难返】

四阿哥胤禛的奏报是真实的,临近省份已经无粮可调,户部的库存就这五十万两,天下的百姓苍生需要救助,康熙皇帝想想,是在懊恼,朕把国事交给了太子胤礽,你就这么管理的,太子这位“储君”呀!

这样;江南赈灾就变成了江南筹款,这款如何筹,谁去筹,这些积重难返问题摆在康熙帝面前。

最终还是皇四阿哥胤禛接了这个差事,他带着十三阿哥胤祥在扬州把那些“盐耗子”狠狠的敲诈了一番,总算度过了难关,可以后怎么办?

康熙帝决心对户部欠款进行大规模清欠,清欠二字好说,可是如何清欠,欠钱的这帮大爷那个不是有来路的官员,粗略的一算,外面的欠款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之多。

【康熙帝拿着欠款名单发呆】

谁来担当这个差事,哪怕清欠回来七成,朕就给他一个“亲王”,康熙皇帝下死碴子了,可是就是这样的诱惑也没人干,在皇子当中谁不想弄个“亲王”的帽子戴上,太难了!

比如老爷子“魏东亭”就是一个欠债大户,谁都知道,魏东亭最早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曾经在擒获鳌拜的时候,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战功赫赫,康熙的哥们。

后来外放两江总督住在南京,康熙皇帝南巡几次就住在他家,欠着户部的银子都花在接待康熙南巡身上,这钱怎么追,谁敢追?

【太子胤礽吞吞吐吐】

在太子胤礽与矛盾重重的八阿哥胤禩的推荐下,四阿哥胤禛回到雍亲王府与邬思道一番商量,认为可以接这个差事,康熙皇帝也大加赞赏四阿哥胤禛这位冷面王来干!

所谓全称为“清理户部亏空钦差大臣”四阿哥胤禛带着“田文镜”进驻户部,首先是造册清欠名单。

太子胤礽马上就找到了这位户部清欠“钦差大臣”四阿哥胤禛,干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欠着户部四十五万两银子!

太子胤礽欠着户部银子,而且数目还不小,四十五万两银子,他这是干嘛?“储君”就意味着是未来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借钱干嘛,麻烦了,他这位清欠钦差大臣第一个碰到的就是钉子户。

【太子胤礽分析到可能被废】

邬思道分析出太子为何借钱:

一、从太子胤礽与康熙皇帝之间的一举一动看,康熙皇帝已经不满意太子胤礽的做派,太子胤礽的能力有限,不能让康熙皇帝满意。

二、太子胤礽也有自知之明,这么多兄弟,藏龙卧虎,还对他这个太子位虎视眈眈,自己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攻击,只要康熙皇帝健在,他的太子位就不稳当。

三、太子胤礽一定想;坐着等死不如主动点,趁着有权在朝廷的户部弄点银子,治点田产留给后代。

由此可见太子胤礽自己已经没有信心了,自己在向户部借钱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太子胤礽在为自己留后路,这就是太子胤礽借钱目的。

在后来的事实证明,是太子胤礽不往好道上走了,好多事情与父皇康熙皇帝背道而驰,甚至搞宫廷政变,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在成都停,罚单重庆来!交管部... 9月12日,家住成都新都区的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重庆公安交管”发来的信息,称其名下小型新能源汽车(川...
世界杯经济火热 “世界超市”义... 距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幕还有9个月,作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已率先驶入世界杯经济“快车道”。...
美国务卿称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 鲁比奥(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表示,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不可接受...
114架“阵风”!印度空军提议 环球时报消息,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12日报道,印度空军建议国防部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
罕见!朝中社一天发布三条金正恩... 据新华社转引朝中社9月13日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和12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指...
原创 同... 这篇文章的主题探讨了清代官制中同品级官员的地位差异,以下是按您的要求,保留原意并加入更多细节描述的改...
原创 古...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方言种类繁多,南北差异尤为明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古代帝王...
刷新纪录!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 直播吧9月14日讯 数据显示,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场赢西汉姆联3球及以上。 在本轮英超联赛中,热刺客...
原创 商...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短短十六个字,简洁却传神地展示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盛世景象,...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许多事件如同锋利的刀刃,将国家与民族间的关系割裂得支离破碎。而近期,韩国法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