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有一祖传珍宝,酒后不慎说漏嘴,博物馆规劝多次后结果如何?
创始人
2024-11-02 12:44:21
0

原标题:老汉有一祖传珍宝,酒后不慎说漏嘴,博物馆规劝多次后结果如何?

前言

在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时候,采用的最公正、最公平的方法便是科举考试,这种制度不仅是帮助古人筛选人才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为众多寒门学子提供跨越龙门的关键保障。从科举考试实施以来,一直到清光绪30年,经历了1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只是在唐朝和宋朝初期时都会每年举行一次,后来又改成了每年或者两年一次,到了宋英宗统治年间,科举考试又进行了变化,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

自从隋朝时期创立了这种考试制度后,一直被历代的王朝所沿用,众多学子通过数十载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够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一招中地。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来说,有可能因此一跃入龙门,从此改变人生,改变命运,让家族门楣光耀。

科举考试的经历

作为古时候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体制,科举考试也流传下来了很多记载,更有一些文物,曾经就有一名老汉在喝醉酒之后,不小心说漏了嘴,他指出家中有一个祖传的宝贝,后来博物馆规劝他上交,最终老人决定将这个传世之宝上交。

从科举考试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出现的状元就达到了800多人。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状元,但是他们在考试过程中的各种文章几乎已经遗失殆尽,根本就找不到当时科学考试的文章内容。

那么在考古学界就没有办法对科举考试的详细信息进行了解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有科学研究者又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份状元试卷,这份状元试卷儿就放在青州博物馆。那么这份试卷的作者是谁呢?据说其作者是一个名叫赵秉忠的人,他是山东青州府人,曾经在1598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得了头名状元。之后便在金銮殿上接受皇帝的亲自考核。

因为他在接受考核的时候有十分突出的表现,皇帝被他渊博的知识所打动,心中暗暗生喜,于是皇帝还在他的试卷上直接挥笔写下了第一甲第一名,并且还打破常规,将这份试卷交给了赵秉忠,他可以挂在家中,以显示家族荣耀。

政坛上的无数敌人

赵秉忠虽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才子,在他进入仕途之后也是一路顺风,官运通达。只是后来他在政坛上为自己招来了许多敌人,不仅招惹了专权夺政的宦官阉党,在很多政敌的不断攻讦之下,他最终把除了官位,返回家乡,从那之后便开始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

从皇帝曾经给他的试卷来看,上面不仅有皇帝亲自御笔留下的试卷,同时还充分见证着他的起伏荣誉一生,因此这份试卷成为一个家族的传家之宝,一代又一代的被保存下来。

上交祖传之宝

当这份试卷传到赵涣彬那里,这人正是他的第13代孙子,他对祖先遗留下来的物品非常重视,一直都将其保存在家中,从来都不敢拿出来与他人分享。然而,有一天他在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几杯酒下肚,他却无意中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而这位朋友正好是在博物馆工作,得知他有一份保存极其完好的历史卷子,便极力劝说他将这份试卷上交给国家。

面对好友的劝说,他也拒绝了多次。当他意识到自己交出这种东西的时候,有利于专家对实物进行参照,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科举制度。经过众人的劝说之后,他最终被说服,便立即将那份试卷上交给国家。在博物馆接收了这份科举考试的卷子之后,并将这份卷子放到博物馆中,让其成为镇店之宝。为了向他表示感谢,博物馆工作人员还专门为他制作了一面大红旗,由博物馆馆长亲自送到他的家里。得知他的事迹后,周围的邻居以及乡亲们都纷纷为他的精神点赞。

总结:

科举考试卷子之所以在当下是弥足珍贵的,是因为他是统治者选用人才的重要方式,关键是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细致地按照规定,防止出现作弊等问题。为了有效杜绝作弊的现象发生,参加考试或者殿试的时候,所有考生的所有卷子和演草纸,都必须要有专业的人进行誊写管理,但凡是状元或者榜眼的试卷,往往都是按照国家机密资料进行保存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为什么不用明朝强大的火器,改用冷兵器? 明朝这个国家是非常发达的,他的所有的军队中就出现了一个...
原创 英... 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军事和经济影响力难以忽视。从亚洲到非洲,从美洲到大洋洲...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3岁,真实...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人平均寿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是87.45岁,连续五年...
原创 宋... 一代枭雄郑庄公,一生精于谋略、擅长布局。他不仅在生前一直让郑国处于比较有优势的位置,取得了“小霸”的...
原创 北... 李端棻墓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松山小阜半坡上,墓地坐西向东,封土直径约11米,高约2米左...
原创 谭... 晚清时期,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腐朽,满清贵族阶级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人民的死活,对外国列强一味的割地...
原创 朱... 说到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草根逆袭登基为帝,朱元璋也是历史上,为数甚少的草根皇帝代表...
原创 隋... 先说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罗士信,秦琼秦叔宝收养的傻兄弟,身高体壮,力大无比,美中不足的就是...
原创 经...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靠说是很难的,但当自己亲身体会感受到的时候,改变往往变得很容易,而这,就是当下我们可...
原创 千... 读近代史的时候,有两个词汇让我印象深刻——“ 封建主义 ”和“ 封建枷锁 ”。 最初接触这两个概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