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中国仍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达到了13.95亿人。然而,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23年,印度将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自古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但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在明朝之前,中国的总人口不到1亿,直到清朝时期,中国人口才开始急剧增长,最终突破了4亿大关,达到了农业国家所能容纳的极限。而促成这一人口激增的关键人物,就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商人——陈振龙。如果不是他当年的大胆冒险,今天的中国可能会截然不同,人口规模也未必如此庞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振龙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在宋朝以前,中国的总人口一直维持在几千万左右。到了宋朝,随着东南亚的早熟水稻种植技术传入中国,采用这种年产两季的水稻品种,不仅解决了大批人口的温饱问题,还让宋朝迎来了人口的第一次小高峰,首次突破了1亿大关。丰盈的大米供应让中国人不再为饥饿所困,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逐渐深入人心。当时,汴河和京杭大运河上,商船穿梭往来,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然而,1亿人口对于中国来说,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元朝和明朝时期,战乱不断,人口几乎锐减了一半,降到了大约6000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曾提到: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因为这个国家总是由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句话真实地写照了中国历史上众多英雄人物的事迹。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并未意识到,他将肩负起改变中国人口命运的重大使命——找到能够养活中国庞大人口的粮食。 陈振龙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生于1543年,家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家境富裕,且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熟读儒家经典,耳濡目染之下,他立志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到20岁,他凭借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顺利考取了秀才,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当陈振龙怀着满腔热情去参加乡试时,却屡次未能中举,无法成为有资格做官的举人。这一挫折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非如外界所说的那样天资卓越。 尽管如此,考不中科举并不意味着人生的终结。为了谋生,陈振龙毅然放下书卷,投身商海。他很快意识到,福建沿海是出海贸易的重要基地,于是带着家人移居到福州的闽县。这里自古就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商业枢纽,许多福建人从这里启程,前往东南亚,成就了无数华人海外经商的传奇。 陈振龙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这一时期中国相对和平。然而,与郑和下西洋的盛况相比,海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殖民者逐渐在东南亚崛起,试图占领各个岛屿,吕宋岛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吕宋岛上的土著人民并不安宁,他们在西班牙殖民者的压迫下,成为了种植园的奴隶,所生产的香料财富大部分流入了西方殖民者的腰包。陈振龙并没有打算去解救当地的土著,他的目光更多集中在与西方商人开展贸易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振龙注意到当地土著食用的一种独特食物,这种食物类似萝卜,外表呈红色,口感鲜甜而且软糯。陈振龙非常好奇,便向当地农民打听,得知这是一种主食,且非常耐饥。 这种食物正是南美洲原产的甘薯(番薯)。西班牙人将甘薯引入东南亚,并严格禁止当地人将这种作物外流,因为它在西方殖民地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尽管如此,陈振龙并未放弃,他决定采取隐秘的方式将甘薯带回中国。他巧妙地用泥土包裹甘薯的藤条,用麻绳捆绑,将其藏在货物中,成功避开了西班牙人的检查。在返回中国的航程中,陈振龙精心照料着藤条,时刻为其浇水,甚至特意将藤条浸泡在海水中,确保它能够存活。 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陈振龙终于顺利返回中国,但接下来面临的新问题是:福建的气候与吕宋岛大不相同,如何种植这株藤蔓完全没有经验。于是,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找到当地官员金学增,请求支持种植甘薯。 金学增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立刻同意支持陈振龙,并为其提供了土地进行试种。在陈振龙的精心照料下,甘薯藤成功生根发芽,长出了茂盛的叶子。几个月后,这株藤蔓结出了与吕宋岛甘薯一模一样的果实。 甘薯被正式命名为番薯,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它耐旱、产量高的特性,使其成为中国农民的新粮食来源,尤其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番薯成为了重要的救命食物。 陈振龙的这一伟大贡献被世人传颂,他的事迹成为忠诚与勇敢的象征。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筹资建立了先薯亭,以表感谢之情。后来,其他华人如陈益、林怀兰等也纷纷将番薯带回中国,并将这一重要作物推广至全国各地。 陈振龙去世后,学者徐光启等人在《农政全书》中详细记录了陈振龙父子种薯的方法,并将这一技术广泛传播。陈家后代世代传承,尤其是陈振龙的五世孙,将番薯推广至北方,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番薯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不仅在饥荒时救助了无数民众,也成为中国农业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番薯的引入,仅仅是外国作物对中国农业贡献的一个例子。中国的农业历经无数先辈的努力与智慧,从西域引进葡萄、核桃,从东南亚引入高粱、扁豆,从印度传入茄子、辣椒,甚至非洲的西瓜,这些作物的引入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增添了宝贵财富。 这些作物的引入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更丰富的食物选择,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无论何时都能够适应环境,创造出强大的农业体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勇于冒险的先贤们,如陈振龙、袁隆平等,他们为中国人民的生存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