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杀巨贪和珅的原因,清末文献声称为了还当年的“孽债”
创始人
2024-11-02 06:06:38
0

原标题:乾隆不杀巨贪和珅的原因,清末文献声称为了还当年的“孽债”

曾多次被人问起,为何乾隆知道和珅是个巨贪,却不惩处他?这个问题实质颇有些趣味,且听大狮道来。因为在乾隆皇帝眼中,和珅是“忠臣”是“能臣”,将他留下,还可以为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一个大大的钱袋子,甚至更有人说是乾隆为了还债!

纵观历代大小王朝,那朝那代都有奸佞之臣,越是盛世王朝,越是奸佞辈出。乾隆在位之时,也算的是个明君,但他最宠信的大贪官和珅大肆贪污二十余年,他却置之不理,任其逍遥自在,其中缘由也不得不让人猜疑。故此历来众说纷纭,也算是个千古谜题。

其中有一说,颇为传奇,此时记载于清宫传记《清宫遗闻》之中。有段文字大致这样写道,说乾隆还是太子的时候,一次进宫面君,不巧正遇到一位父亲的妃子正在梳妆,这位妃子生就的楚楚动人,娇艳无比,不由得令乾隆惊为天人一般,一时间失去理智,上前捂住这位妃子眼睛欲与其打情骂俏。那妃子不经意见,用梳子打在乾隆额头,将其额头刺伤,这时有太监将此事告知乾隆母后。乾隆母后听后,不禁大怒,令太监将这个妃子痛打一顿,而后赐她白绫自缢。乾隆自觉对不住这个父皇的妃子,于是在她死时用朱砂在她颈上点了一抹红,痛惜道:“是我害你,魂若有灵,二十年后,你与我再相聚”。

二十年后,和珅入宫面君,乾隆猛然间就觉他的面容于那妃子一般无二,而且颈部也有一块红胎记。问其年岁,没想到和珅的生辰于那妃子死时正是一日,乾隆愈发吃惊,便认为是那妃子投胎而至。为还当年自己的“孽债”,乾隆对和珅处处偏袒,爱护有加,更与他加官进爵,权倾朝野,这便是“还债”一说。

当然这“还债”一说,我想不过是野史杜撰罢了。历史上的和珅确实生的眉清目秀,是个标准美男子,而且口才很好,能文能武,并不是电视剧中王刚那种搞笑形象。真实的和珅小乾隆39岁,待和珅入宫时,乾隆已经是个老头子了。这个青年人到了皇帝身边,将自身的能耐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但在自己当内务府总管时将皇家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国库亏空变为盈余。

乾隆晚年之时,骄奢淫逸、大肆铺张,而且屡屡出游,这些钱全部都由和珅给办到,而且每次都办理的严丝合缝,力求完美。不但如此,他的学问也让乾隆器重,乾隆自称是个儒雅皇帝,喜好舞文弄墨,而和珅更是精通四种语言,而且写的一手好字,在乾隆眼里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能臣干将。

和珅虽贪,但是对主子却忠心耿耿,毫无二心,是个极品好奴才,每次拍马都能让乾隆爷舒坦享受,就连皇帝咳唾这种事,和珅都要“以溺器进之”,乾隆一个老年人,被这么一个年轻人伺候的无微不至,在他眼里这就是个大大的“忠臣”啊!

乾隆难道不知道和珅是个巨贪吗?他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并不忍心去拿办他,而是将他保护起来,让他继续贪,想怎么贪就怎么贪,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和珅再怎么贪,你也只是个臣子,是个奴才,是乾隆爷的一条摇尾狗。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情,乾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纵然。乾隆心中清楚,一头猪养肥了才有油水,才好吃。自己养肥这头猪,让后人吃个饱,这才是为君者的圣明。

果不其然,在他死后,嘉庆皇帝拿办了和珅,而和珅却没有任何反抗,最后所以家产充公,让嘉庆吃了个饱。因为和珅也清楚,自己只不过是皇帝的一条狗而已,早晚会被人剥皮吃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明清时代的殿试之后,考生按照名次被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进士及第者属于一甲,获得进士出身的属于二甲,...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许多人声称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他们多数只是借着这一口号来谋取个人私利,借此招兵买马,壮大...
原创 李...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那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我会在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您绝对不...
原创 巴...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埋伏,成功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将太子...
曹操一道军令放生赵云?夏侯惇若... 一、长坂坡的“神话”与历史的裂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的硝烟裹挟着刘备军的溃败席卷而来...
原创 诸... 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处偏远的山区,考古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古墓。这座墓葬的周围布满...
原创 苏...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具有多重层次的历史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将苏联的崩溃归因于美国...
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济南5月19日电 题: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记者袁敏   5月17日,在...
原创 最... 新朝建立后,因王莽改革的失败,导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许多军阀割据一方。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英雄事迹和征战四方的成就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关于这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