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没有发动机,郑和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别被骗了
创始人
2025-11-23 14:01:57
0

前言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庞大的航海活动,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非凡。很多人心中有一个疑问,考虑到大明时代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郑和是如何跨越印度洋,到达非洲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下西洋目的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寻帝说。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但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有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在靖难之后死于非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在事件发生后乔装逃亡。而其中一部分历史记载指出,建文帝或许是通过海路逃亡,朱棣便派郑和等人沿海寻找。

然而,这个说法很快遭到了学者的推翻。主要原因是,建文帝在朱棣登基后,已经孤立无援。如果他真有重返宫廷的意图,恐怕也无人愿意追随他。而且,历史上朱棣为了寻回建文帝,冒着极大风险,实在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外,虽然朱棣是通过篡位登基,但他的治国能力远超建文帝。

虽然最初这个寻帝说看似有些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说法显得不太成立。到了永乐后期,朱棣经过多年的征战,皇权稳定,边疆安宁,这时仍然去寻找建文帝似乎毫无意义。因此,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很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弘扬大明的国威,这一点与秦始皇的巡游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棣想通过郑和的航海活动,向海外各国展示大明的强大与繁荣。明成祖在位时,中国的国力达到一个新高峰,大明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郑和的航海正是为了展示中国的国威,促使周边小国向大明进贡,而大明也承诺保护这些国家。

二、怎样远渡 那么,郑和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七次远洋航行的呢?众所周知,那个时代没有发动机等现代技术,那么船只的动力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风。古人早就意识到风力可以为航海提供动力,尤其是在航行中,风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因此,古代的航海者对于风神十分敬畏。

与一般的航海不同,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船只巨大,这就要求有强大的风力作为支撑。风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航行速度,如果依靠普通的风力来推动船只,航行将变得困难重重。因此,郑和的船队只能依靠强劲的季风。

季风的特点是季节性强,郑和必须计算好航行的时间,确保在适合的季节出发。如果逆风行进,航行将面临巨大的风险。郑和在航海方面展现了出色的天赋,众所周知,航海本身是十分危险的,麦哲伦的航海队伍回国时,仅剩下十几个人,而郑和却能够成功带领两万多人完成七次航行,且所有人都安全返回。

郑和船队的出发时间通常选择在冬季或秋末,这时候正是季风最强劲的时候。偏北风自夏末开始,强力的北风推动船队南下。当郑和船队顺利遇上北风时,便能借力大幅推进。根据史料记载,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时,出发的时机已接近冬季,船队若再出发就可能错过季风。因此,郑和果断推迟了航行,等待下一个冬季的风力。

最后一次下西洋时,皇帝朱瞻基推崇郑和的功绩,特地命令加速建船。为了不失去季风的最佳航行时机,朱瞻基要求加快船只建设的进度。最终,郑和顺利出航,并在回程时恰好遇到了西南风,这股风力将船只顺利护送回国。

三、所用船只 接下来,我们简要了解一下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只。在郑和第一次航行时,所用的船只是这几次中最为简陋的。当时的目的并非宣传国威,而是为了熟悉路线。毕竟,大明之前并未到达过这些陌生的地区。因此,郑和第一次出海时,明成祖朱棣只造了五艘大船。

郑和的前三次航行大致处于同一个阶段,因为这三次的时间间隔很短,几乎没有时间休整。每次回到大明后,朱棣又会命令他出发,甚至有时候连船只的建造都要匆忙进行。在永乐六年时,朱棣下令大规模建造船只,一共造了48艘大船,从第四次航行开始,郑和就开始使用这些大船。

最后一次下西洋发生在朱瞻基继位后。那个时期的大明国力更为强盛,朱瞻基特地命令造船,郑和这次得到了63艘船只的支持,这也是最为盛大的一次航行,也是郑和的最后一次出征。

结语 郑和的航海成就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与后来的航海探险者,如麦哲伦和达·迦马相比,郑和的航行可以说更加顺利。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麦哲伦的舰队在归途中遭遇了严重的损失,而达·迦马的航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反观郑和,他不仅成功完成了航行,还带回了与海外国家的外交使者,促进了大明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 2025年11月22日,充满科技魅力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活动在市少年宫盛大开幕。这次活动吸引了全...
做木工、比航模,2025年北京...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头戴VR眼镜沉浸式体验不同的世界,逛集市“购买”学生原创的动漫周边,手持锯子等...
河北耐磨陶瓷贴片管材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河北耐磨陶瓷贴片管材: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
陶瓷钢铁复合管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陶瓷钢铁复合管:一种独特的管材及其应用 ...
专业靠谱!陶瓷加热圈及陶瓷加热... 在众多工业生产和加热应用场景中,陶瓷加热圈和陶瓷加热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那么,如何选择专业靠谱、...
马王堆汉方美食活化鉴赏小雪宴圆... 2025年11月22日,正值小雪节气,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旅游协会联合主办...
世界名著《白夜》文学鉴赏 在彼得堡夏入时节,夕阳的余晖总是不肯轻易退场,将涅瓦河的水面染成一片朦胧的金色。就在这样的暮色里,一...
新加坡商人吕文扬摇身一变绘画大... 吕文扬的指尖曾与键盘为伍,在数字洪流中运筹帷幄。如今,这双手却总在午夜画室里沾染斑斓色彩,任由松节油...
原创 诸... 人们通常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种印象大多来源于《...
书法大赛特等奖舞弊,“个别评委... 处理赛事舞弊,既要罚“事”,更要惩“人”。 ▲涉事草书作品。图/新京报 文| 余明辉 由于“个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