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光绪皇帝的容貌,很多80后、90后的朋友可能会立刻想到那张曾经在教科书中出现过的大头贴照片。在照片中,光绪帝的眉目清秀,看上去给人一种柔弱的印象。
然而,如果我们追溯这张照片的来源,就会发现它其实相当尴尬。这张照片最早出现在1920年的《时报图画周刊》中,然而,关于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相关的说明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后来,这张照片甚至卷入了关于光绪帝与梁启超、康有为的“伪照片”风波之中,其真实性也因此受到了很大质疑。由于照片来源不明,无法得到确凿的证实,最终新版的教科书也删除了这张光绪帝的照片。
作为一位皇帝,光绪帝身处深宫,外界的人想要看到他的真容本就十分困难。而且西太后慈禧为了淡化光绪帝的政治影响,曾下令销毁光绪帝的照片,甚至把他留下的所有影像资料全部销毁。
因此,在很多王公大臣都能留下影像的时候,光绪帝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真实的照片,这成为了近代史学的一个遗憾。
有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一种说法,称光绪帝的唯一一张照片,是1902年两宫回銮经过正阳门时,光绪帝下轿去武庙拜祭时,被外国记者偷拍的。照片中的那个人似乎是光绪帝,但因为拍摄距离远,而且光绪帝当时低着头,照片中并看不清他的容貌,因此并不能确认那个人到底是不是光绪帝。光绪帝究竟长什么样,大家依然没有确凿的答案。
然而,清末时期出版的一本《义和团战争全图》书册,终于给出了一个答案。这本书册中收录了一张光绪帝回銮时的小照片,虽然照片尺寸较小,但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光绪帝的唯一一张正面照片,十分珍贵。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逃往西安,随后开始回銮。回銮队伍中包括了太后、皇后以及光绪帝本人,因此书中提到的“皇帝回銮”指的应该就是光绪帝。而书中所附的一些王室和公卿照片,比如李鸿章、袁世凯、皇后等人的照片,都非常准确,因此这本书所收录的光绪帝照片的可信度也相对较高。
如果我们将这张照片与光绪帝的同父异母兄弟——爱新觉罗·载涛的正面照片进行对比,虽然载涛的照片像素较低,但依然可以看出他的容貌。通过与乔治·伊士曼博物馆收藏的载涛照片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光绪帝的这张照片中的人物眉眼、嘴角等特征与载涛非常相似,符合亲兄弟的长相特征。因此,《义和团战争全图》书册中所收录的这张照片,可能就是光绪帝留存世间的唯一一张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