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的宗室族谱来看,雍正皇帝与隆科多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雍正皇帝是隆科多的外甥,而隆科多则是雍正皇帝的舅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隆科多并不是雍正的亲舅舅,而是通过其姐姐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与雍正有了这层关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实际上是雍正皇帝的名义上的养母,且他们的关系非常亲近,因此,隆科多就成了雍正的舅舅。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在雍正继位后,他为何要逼死自己的舅舅隆科多?很多人认为雍正皇帝如此做是“卸磨杀驴”,也就是报恩不顾,显得非常忘恩负义。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认为呢?
其实,隆科多在康熙年间的地位相当高,早已是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属于一品大员。康熙晚年,皇位争夺激烈,而雍正皇帝当时尚未登基。就在这个时候,隆科多全心支持雍正争夺皇位,甚至有民间传言称,康熙临终时曾考虑让十四阿哥继位,但最终被隆科多阻止。虽然这一传言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隆科多无疑是雍正争夺皇位过程中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幕后推手。
从这个角度看,隆科多显然是雍正的心腹重臣。然而,雍正皇帝为何最后却要除掉他呢?这个原因其实很复杂,归结起来是因为隆科多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雍正的不满。康熙临终时,隆科多被任命为顾命大臣。由于与雍正的关系密切,隆科多在雍正继位后逐渐掌握了极大的权力,地位不断攀升。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大,隆科多变得越来越膨胀,做出了许多让雍正忍无可忍的事情,甚至暗中与年羹尧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最终触及到了雍正的底线。
此外,隆科多曾多次提起康熙临终时的托孤事宜,他在激动时甚至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声称自己是“白帝城托孤”。雍正听后自然感到不满,因为隆科多的做法让他感到自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这让雍正皇帝非常愤怒。
由于这些种种问题,隆科多渐渐感到自己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在1725年主动提出辞职。然而,辞职后的隆科多并未能摆脱雍正的追究。到了1727年,隆科多代表大清与沙俄谈判,谈判进入关键时刻时,雍正皇帝发布了关于隆科多的四十一条大罪,并命令将他押回北京。隆科多被押回北京一年后,最终在幽禁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