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天津战役拉开了帷幕,这场战斗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城市攻坚战。在总攻开始之前,野战军的各个部队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炮兵和工兵等特殊兵种,他们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因为在城市战斗中,这些兵种的作用至关重要。 天津战役很快就爆发了。38军113师负责从左翼发起进攻,但部队的推进速度却异常缓慢。原因在于,他们在清理市郊的敌人据点时,遭遇了重大的伤亡。 原来,敌人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在这些地区修建了大量的碉堡,碉堡有的高达一米多,有的则只有几十公分,且分布零散,难以一一清除。工兵爆破分队每攻克一个敌人据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部队的进展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时,113师的师长贺东生正焦急地指挥作战。突然,他听到了一阵隆隆的轰鸣声,心里一惊,难道是敌人的坦克来了?他急忙跑出指挥所查看,果然,一辆坦克正向指挥所驶来。贺东生迅速命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但当坦克停在了他的面前后,坦克的车盖被顶开,竟然钻出一个人来。贺东生定睛一看,原来是副军长曹里怀,他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曹里怀副军长是前来视察战况的,其他部队刚刚缴获了一辆敌人的坦克,他便借着这辆坦克到前线走一趟,顺便显摆一下。贺东生简单汇报了当前的战况,并提到目前攻坚战损失较大。曹里怀感受到战况有些紧张,决定前往前线看看,了解各个战场的进展情况。 贺东生本打算安排一辆车,但曹里怀指着旁边的坦克说:这不是现成的车吗?还调什么车。贺东生摇了摇头,笑着说:副军长,这样太引人注目了。如果被敌人锁定并清除,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曹里怀笑着回答:怕什么,我们运气好,死不了的。 其实,贺东生自己也很想坐上坦克,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看到曹里怀这么一说,他也笑了起来,半开玩笑地说:副军长,你说得对。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身上连一块伤疤都没有,死神总是绕着我走。 两人很快决定上坦克,朝前线出发。就这样,一位副军长和一位师长坐上坦克视察,成为天津战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虽然部队推进得很慢,但当两人到达前线时,各个部队基本完成了任务。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最终清除了敌人的各个据点,只剩下金汤桥前的一栋大楼尚未攻克。敌人第89军的部分士兵躲在这栋坚固的混凝土大楼内,顽强抵抗。 由于这栋大楼周围全是开阔地,敌人的视野非常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射击孔,而我方的爆破分队只要接近大楼,就会遭遇敌人的猛烈射击。尽管进攻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未能接近大楼,损失也很惨重。这时,攻克这栋大楼成了所有人的焦点。 贺东生焦急万分,背后数十万大军的推进被这栋楼阻挡住了。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于是转向曹里怀副军长报告:副军长,我觉得现在是时候用坦克了。 曹里怀听后笑了笑,答道: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上车吧。于是,两人再次登上了坦克。在与驾驶员说明了意图后,驾驶员显得有些惊慌。坦克虽然能冲向敌人,但两位领导的安全却成了问题——只要坦克一前进,便会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然而,曹里怀坚定地下达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冲过去。驾驶员虽然心里忐忑,但还是听从命令,驾驶着坦克冲向大楼。 敌人的火力全都集中在坦克上,但坦克毕竟是钢铁做的,敌人的炮弹打在上面并没有造成太大损害。相反,坦克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准确打掉了大楼旁边的多个敌人碉堡。 坦克将周围的敌人据点清理完后,很快就冲到了大楼射程范围内。两发炮弹后,大楼的一角被轰开,几发炮弹过后,敌人的几个射击孔被摧毁。曹里怀大声问驾驶员:还有多少炮弹?驾驶员回答:剩下三发。曹里怀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打光,然后组织冲锋!坦克打光了最后的炮弹后,部队开始全线出击。贺东生是第一个跳出坦克的,他端着枪带头向大楼冲去。几分钟后,大楼终于被攻克,而我军的后续部队也迅速越过金汤桥,向市中心进发。 天津战役结束后,作为总指挥的刘亚楼听说了曹里怀和贺东生坐坦克冲锋的事,严厉批评了两人,带着关心的口吻说道:你们真是胆大包天,差点就去见马克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