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涛上将最初并非军事将领,而是参与了湖南平江县的农民运动。他后来成为湘鄂赣省委书记及军区政委,在三省边界进行游击斗争,被誉为湘鄂赣斗争的杰出代表。1937年,国共合作后,傅秋涛开始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及第一团团长,带领1000余名游击队员加入抗日战争。此后,他将第一团扩展为新一支队,并担任了司令员兼政委。
傅秋涛率领新一支队在敌后活动,严重威胁了日军的后方。1939年11月,日军3000余人进犯繁昌地区,傅秋涛指挥新一支队与三支队联合作战,在峨山头成功击败敌军,造成450多名日军伤亡。1940年4月,傅秋涛再度取得父子岭战斗的胜利。10月,日军以5000余人进攻云岭,企图占领新四军军部。傅秋涛带领部队进行顽强抵抗,虽然战斗中日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但由于国民党52师在泾县防线上的撤退,日军得以顺利通过。 然而,傅秋涛在接到国民党上级命令后,为了维护大局,不得不让出泾县县城。此时,他已经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将。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皖南事变,调集8万兵力包围新四军军部及其部队。傅秋涛所在的新一支队也被困其中,副司令赵凌波叛变并干扰指挥,导致新一支队失去突破机会。傅秋涛带领部队浴血奋战,虽然击毙大量敌人,但由于敌众我寡,部队被分割,通讯也遭到破坏。尽管如此,傅秋涛依然组织部队进行突围。在多次战斗后,部队最终与其他分散的小队汇合,并在经过艰难跋涉后,于农历正月十五成功脱险,来到了新四军第6旅的驻地。傅秋涛和他的队伍在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成为新一支队中人数最多的部队。 1942年3月,傅秋涛被任命为新四军7师副师长,1955年晋升为上将。此事也在《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中得到了详细记录,并成为该书的畅销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