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公鸡下蛋,大家可能会忍不住想起春晚小品里那句经典台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这句话幽默有趣,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秦王就曾向大臣提出过一个同样荒唐的要求——要吃公鸡蛋。
秦王提出这一要求时,完全不顾实际可行性,这让朝廷里的大臣们愁眉苦脸、无计可施。令人意外的是,秦王年幼的儿子听说父亲为此烦恼时,却胸有成竹,充满自信地承担起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孩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甘罗。史书记载,甘罗年仅十二岁便被任命为秦国丞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之一。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胆识,后来也因聪明才智而名留青史。那么,他是如何应对这个荒诞的“公鸡蛋”难题的呢? 要讲甘罗的故事,必须先从他的祖父甘茂说起。甘茂是战国中期秦国的名将,尤其在秦惠文王时期,以博学多才著称。凭借卓越才学,他得到了重臣张仪和樗里子的推荐,进入了朝廷。 秦惠文王非常器重甘茂,命他领兵征伐汉中。虽然甘茂以学识闻名,但在兵法上同样出色,他带领秦军成功拿下汉中,为秦国扩张疆土立下战功,因此深受重用。 然而,秦惠文王不久去世,秦武王继位。秦武王是个雄心勃勃的君主,对战争充满热情。当蜀地发生叛乱时,他再次派甘茂前去镇压。甘茂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受到秦武王高度赞赏,并被任命为左丞相。 随着秦武王进一步扩张,他命甘茂攻占韩国的宜阳邑,并经三川直达周朝太庙。然而,命运突变。秦武王在一次举鼎仪式中意外身亡,且未留下继承人,王位由其弟嬴稷继承,即后来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继位后,朝中三位重臣公孙奭和享向寿对甘茂心生忌惮,暗中诋毁他。随着秦昭襄王对甘茂信任减少,甘茂感到不安,最终悄然逃往齐国。秦昭襄王得知后虽愤怒,但也意识到甘茂才智非凡,无法轻易放弃,于是派使者劝他回国。然而,齐王重视甘茂,给予重职厚禄,将他留在齐国。 甘茂从此与家人分离,最终死于齐国,未能回到秦国与家人团聚。尽管如此,秦昭襄王对甘茂家人并未迫害,反而以礼待之,试图感召甘茂回国。甘茂的儿子继续在秦国做官,但随着甘茂去世,秦昭襄王对其家人的态度变得冷淡甚至带有戏谑。 有一次,秦昭襄王召见甘茂之子,问道:“你父亲背叛秦国,但我未为难你们,你能保证一生忠心吗?”甘茂之子惊慌万分,连忙表示效忠。秦昭襄王接着说:“既然如此,我给你个任务——我要吃公鸡蛋,三天内若找不到,你的命就要交代。”甘茂之子回家后心灰意冷,因为众所周知公鸡不会下蛋,而秦王的要求几乎等于给全家下了死刑。 这时,年仅十岁的甘罗察觉到父亲的焦虑,走上前询问原因。甘茂之子见儿子聪慧,便将真相告诉他。出乎意料的是,甘罗并未慌张,反而微笑安慰父亲:“这件事不难,三天后若王上召见您,就由我代您前去答复。” 甘茂之子虽然心存疑虑,但在家族生死存亡之际,也只得同意。三天后,甘罗如约进入秦宫,见到秦昭襄王。王看到这个小孩,先是轻蔑一笑,以为甘茂之子走投无路,才派儿子顶罪,便调侃道:“你父亲是不是累倒了?找不到公鸡蛋吧?” 甘罗不卑不亢地回答:“回大王,我父亲突然怀孕,肚子疼得无法下床,正在家里养胎呢。”秦昭襄王大怒,斥责:“胡说!哪有男人能怀孕?你在欺君!” 甘罗勇敢地反问:“大王既然知道男人不能怀孕,那也该明白公鸡不会下蛋,为何您偏要吃公鸡蛋呢?”这一番话让在场群臣震惊,大家都以为他会遭重罚。但出乎意料的是,秦昭襄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称他比祖父甘茂和父亲更出色。 在秦昭襄王赞赏下,甘罗仍保持冷静和谦逊,这也引起吕不韦的注意,甘罗成为吕不韦门下弟子。凭借卓越才智和谋略,甘罗在秦始皇即位后出使赵国,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十多座城池。 最终,甘罗凭借一系列功绩,被封为相当于丞相的上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