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摄影师谢苗·弗里德兰1940-1950年代创作的“劳动人民”主题作品,但在这里选择的都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曾经多么亲切的称呼。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工人阶级社会地位如何?
苏联宪法和官方话语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工人被赋予“国家主人”的身份,理论上享有参与企业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等权利。
工人享有免费医疗、教育、一周40小时工作制等福利,生活水平在20世纪中期显著高于同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在官方排序中高于农民,但实际生活中,工人与农民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工人被认为享有特权(如住房分配)引发社会矛盾。
西方学者指出,官方夸大了苏联工人阶级的“天堂”形象,实际生活条件受经济政策波动影响较大,且缺乏真正的民主参与机制。苏联通过强化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宣传,掩盖实际存在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