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作为四野的名将之一,虽然不以猛将的身份闻名,但他在军队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与韩先楚、梁兴初和刘震等大将不同,吴法宪更多以政治工作干部的身份被人熟知。他的最大特点是关爱士兵,深受大家喜爱。 吴法宪出生于江西永丰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年仅15岁时,他就加入了红军。作为一名士兵,他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勇敢,还在后勤工作上有着出色的能力。早在红军时期,吴法宪就担任了团政委,长征途中他也屡次立下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法宪被调入115师,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
在抗战时期,吴法宪的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平型关战役中,他积极参与并在战后被任命为685团的组织部长,主要负责兵员的动员和运输工作。他带领部分战士前往山西运城开展兵员征募工作,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招募了1000多名新兵。 由于他在兵运工作中的突出表现,1938年,吴法宪被任命为685团政委。当时,他亲自带队驻防微山湖一带。当地有一支伪军,长期欺压百姓。吴法宪得知后,组织战士们出奇制胜,一举消灭了这支伪军,成功恢复了当地的治安。这一胜利让八路军的威名传遍了微山湖一带,也吸引了大量百姓加入八路军。在吴法宪的带领下,原本规模较小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队伍人数一度达到了13000人左右。他也因此提前担任了师政委。 随着抗战的深入,吴法宪被调往东北战场。1946年,他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的政委,并参加了攻打沈阳的战斗。在攻城过程中,吴法宪并未顾及俘虏,而是直接带队冲进敌人的物资仓库,成功抢占了敌人的大量物资。这一举动使得2纵的战士们获得了丰盛的食物供应,几乎每天都能吃上饺子。然而,这种吃独食的情况引发了兄弟部队的不满,最终事情传到了林总耳中。 林总召见了吴法宪,并对他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直到吴法宪承诺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才得以平息。然而,吴法宪手下的战士们却对他充满敬意,认为他是一个关心士兵的好政委,给大家带来了丰盛的食物。由于这一事件,吴法宪也得到了老妈妈这一外号。新中国成立后,吴法宪被任命为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空军司令刘亚楼病逝后,林总推荐吴法宪接任空军司令这一职务。由于这一任命,吴法宪对林总深感感激,始终听从林总的指示。然而,过度依赖林总的指挥,逐渐使吴法宪失去了自己的党性原则,开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1971年,吴法宪在一场坠机事件后遭到隔离审查,并在1973年被开除党籍。经过审判,他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1981年9月15日,吴法宪被批准保外就医,被安排在山东济南生活。从此,他过上了平静的日子。即使有时出门散步,他也总是自己带着一个小马扎,像普通的老人一样,完全看不出曾经是驰骋沙场的将军。 后来,记者们曾前来采访晚年的吴法宪。尽管他通常以听不清为由推辞采访,但当有人提到林总不会打仗时,吴法宪立刻反驳,坚决表示自己从不说林总的坏话,也不能容忍别人这么说他。2004年,吴法宪在济南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