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刘备十分伤心,曹操则是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也有忧虑,但实际上,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关羽的死,实际上让孙权感到高兴,曹操也松了口气,而刘备和诸葛亮的心情更像是从一块大石头上解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关羽必死 关羽曾被曹操俘虏,在曹操手下,他被封为汉寿亭侯。关羽非常看重这个封号,因为这是由汉献帝亲自授予的。即便后来他脱离了曹操,关羽仍然自称汉寿亭侯,甚至在自己的旗帜上绣上了汉寿亭侯关的字样。这表明,关羽虽因义气与刘备结为兄弟,但他内心深处依旧希望能恢复汉室的荣耀。 关羽放走曹操,表面上看似为了义气,实际上背后有更深的考虑。他担心刘备会成为像曹操那样的强权人物,因此决定帮助曹操脱身,防止自己兄弟的未来被笼罩在曹操的阴影下。诸葛亮也意识到,关羽守卫荆州的意义重大,他认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才是最理想的。 魏蜀吴三国的烦恼 刘备在成功攻占西川后,为了避免关羽投降曹操,选择自封为汉中王,而没有称帝。这一决定让关羽非常不满,甚至当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后,依然感到愤怒,气愤之情一度让刘备左右为难。关羽的占地荆州,成为魏蜀吴三国的头痛之事,因为关羽一旦有意,他可以轻松攻打吴国,或者北上中原,威胁许昌。这时,关羽的存在,让魏、蜀、吴三国都感到压力巨大。 诸葛亮的策略 为了削弱曹操的势力,诸葛亮让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并号召他出兵攻打襄阳,这等于对曹操发动了攻击,结果导致了关羽在背后受到敌人夹击。刘备明知这样做非常危险,但依然没有派兵支援关羽,似乎这是故意让他陷入困境,甚至有可能使他丧命。最终,关羽在樊城之战中威震一方,令曹操感到十分忌惮。 在此局面下,三国各方都不愿看到关羽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于是,孙权决定出兵攻打,吕蒙趁机夺取了荆州。关羽被迫撤退,最终在麦城遭遇了徐晃的进攻,不得不退守。 关羽的死 当关羽在麦城被困时,他的部下廖化急忙向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求援,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刘封竟然拒绝了求援请求。难道这一切不是刘备或者诸葛亮的指示或默许?关羽最终死于这场战争,而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心里都暗自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