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被贬八千里后,写下了一首名诗,颈联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创始人
2024-11-02 04:14:33
0

原标题:韩愈被贬八千里后,写下了一首名诗,颈联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韩愈一生以儒学的卫道士自居,不遗余力地捍卫儒学的正统,反对佛家和道家。

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

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潮州距京城极为遥远,当他行到蓝田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忍不住满腔的委屈和悲愤,吐词为律,写下了下面这首名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代〕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的大意是: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郁愤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可知其这一路的艰险,结句“好收吾骨瘴江边”是何其悲酸凄惨。

诗的首联直写自己获罪遭贬的缘由。“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作者是无罪遭贬,一开篇就饱含了激愤之意。

颔联直书自己是“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刚直不阿,老而弥坚,虽遭获严谴也无怨悔。

颈联宕开一笔,描写眼前的处境与心情。韩愈在《女挐铭》中回顾这次被贬时写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可知他出京之后家属也随后出城跟来。

因此,此时难免回首思家。但见云横秦岭,家在何处呢? 而前瞻贬路,则大雪堆拥蓝田关道,马儿难以前行。处境艰难,悲伤之情,可想而知。

“家何在”、“马不前”把英雄失落的悲叹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尾联化用秦蹇叔哭师“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意,向侄孙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全诗气势磅礴,沉郁顿挫,学杜而有自己面目。尤其是颈联二句情景交融,迁谪之感与恋阙之情结合,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在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以一场精彩的阅兵式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
原创 宋... 引言 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同德自相求,肯因休显看。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廉颇共翟公,雅抱常自宽...
原创 原... 倘若评选最有福气的“开国帝王”,李渊绝对会榜上有名。哪怕曹丕、司马炎都会甘拜下风。绝大多数开国帝王,...
怪不得刘备不重用赵云,原来在长... 怪不得刘备不重用赵云,原来在长坂坡之战中,他全都做错了!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长坂坡之战无疑...
原创 宋... 前言: 宋朝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但军政相对孱弱。在北宋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在东京汴梁,即是河南开封,...
原创 清... 清朝的李清云256岁是真是假?真的有活过250岁的人吗?古代医疗条件匮乏,人均寿命都不太高。 就算...
原创 满... 时代决定制度,朝代的变迁也带来了军队体制的改变,就好比说是清朝入关。他们的进入带来了八旗,也带来了军...
原创 原...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缺英雄,秦朝白起、三国关羽、南宋的岳飞,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是晚清的政治家、...
原创 家... 在广东潮州的吴先生,珍藏着一枚满载家族深厚情感与无上荣耀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是祖...
原创 宋...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是以家天下为主,一个国家以一个家族掌控天下,这其中又以嫡长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