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灭亡后,那些亡国公主们最后都过得怎么样了?
创始人
2025-11-08 07:31:27
0

韫龢是溥仪最信任的亲人之一。当伪满洲国政府崩溃,溥仪决定逃跑时,他把所有家人都托付给韫龢照顾。那时,韫龢带着家人逃到了哪里呢? 韫龢,原名爱新觉罗·韫龢,是醇亲王的第二个女儿,外界称她为二格格。她比溥仪小三岁。她出生时,清朝已经进入衰退期,但她的成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醇亲王府当时每年还能分得四万多两银子,因此她的生活依然过得相当奢华。小时候,韫龢经常被家人带着去皇宫,她与大哥溥仪也常常一起玩耍,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兄妹感情。后来,冯玉祥攻占紫禁城,溥仪逃到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韫龢始终陪在哥哥身边。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溥仪安排韫龢嫁给了伪满洲国的能臣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起初,郑广元并不愿意这桩婚事,但他又不敢违背溥仪的安排,最终两人结婚了。婚后,郑广元渐渐发现,韫龢与其他封建家庭的女孩不同,相处久了,他开始爱上了她。为了进一步加深感情,两人甚至一同前往英国留学,住在溥仪的英国老师的庄园里。学业完成后,他们回国继续追随溥仪,最终来到长春。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溥仪逃到了大栗子沟。在那里,他再次宣布退位,并将家人留在大栗子沟,而自己则带着亲信准备乘飞机逃走。临走前,溥仪命令韫龢和她的丈夫郑广元负责处理后事。于是,韫龢一家陷入了四处流浪的困境。为了生存,她开始脱掉格格的华丽衣服,穿上普通百姓的衣物,甚至学着做饭,虽然她十指不沾阳春水。

在临川县流浪时,韫龢偶遇了曾在宫中做御医的安东。安东和她关系很好,他建议韫龢带着家人尽快回北京,并送了一箱草药和眼药水给她,希望这些能帮到她。 在通化,他们的日子变得愈加艰难。一天晚上,天气异常寒冷,孩子们早已入睡,而韫龢却又冷又饿,无法入眠,回忆起过去的荣华富贵,不禁流下了眼泪。她感到日子无比艰难,心里迷茫,不知道这份困境何时才会结束。于是,她跑到院子里的井边,想要一了百了。但转念一想,她又为丈夫郑广元和孩子们担心,最终忍住了跳井的冲动。经过一夜的思考,她决定不放弃,决定继续坚持下去。

不久后,通化发生了眼病流行,夫妻俩想到自己带的眼药水,便拿出来试给邻居治病,结果药物正好能治眼病。渐渐地,周围的人开始排队来求药,他们也以此换取食物,生活稍微有所改善。夏天,韫龢和郑广元开始学着识别和采集野菜充饥;冬天则寒冷刺骨,食物时常匮乏。两人一个曾是公子哥,一个是格格,原本都不具备养家糊口的技能。为了维持生计,韫龢蒸了些白薯,准备拿到集市上卖。然而,由于两人从未有过在街上叫卖的经验,羞于开口,最后只得让两个女儿去卖。 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他们决定回到北京,寻求醇亲王的帮助,或许他能找到改变现状的办法。郑广元找来了一辆独轮车,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推车,刚开始时,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走得很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他终于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推车。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回到了北京,回到了醇亲王府,得到了父亲的收留。

尽管父亲的家境也不宽裕,韫龢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回到了醇亲王府,大家几十口人聚在一起,生活依然困难,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为了养活家人,父亲决定将王府出售,分给子女们作为谋生之资。韫龢家分到了一些钱,买了平房。夫妻俩还领到了选民证,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了普通百姓,不再是封建贵族的象征。两人因此非常高兴,甚至一夜未眠。 回到普通人生活后,夫妻俩都被分配了工作。韫龢在居委会工作,而郑广元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在居委会工作时,韫龢认识了鲁大姐,两人聊得很投机。鲁大姐曾在宫中当过宫女,得知韫龢是醇亲王府的二格格后,彼此的关系迅速拉近。一次,鲁大姐生病,韫龢去看望她,还亲自为她做饭。鲁大姐非常感激,觉得如果在以前,韫龢是绝不会做这样的事的。两人因此变得更加亲近。

随着国家号召妇女走出家庭,许多女性开始工作,但照顾孩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韫龢和鲁大姐商量后决定帮忙看孩子,于是,中国第一个街道家庭托儿所诞生了。起初,家长们对她们没有太多信任,送孩子的人寥寥无几,最多只收了三个孩子。然而,韫龢和鲁大姐因为懂得人心,很快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托儿所的孩子越来越多,生意也渐渐红火。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韫龢还给孩子们讲前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 有一次,韫龢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突然几个人闯了进来,夺走了她手中的书,仔细检查书里的内容。韫龢感到非常委屈,觉得自己辛苦付出却没有得到信任,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此后,她决定不再去托儿所上班。正当她心灰意冷时,鲁大姐找到了她。她鼓励韫龢,告诉她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困难,但通过努力,她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并成为了治保委员会主任。韫龢受到鼓舞,重新拾起信心,继续投入到托儿所的工作中。

托儿所的孩子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两人开始拿到了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韫龢什么也没买,跑去街上买了开国领袖的画像,贴在了托儿所里。那时,市里正在对托儿所进行检查,她们的托儿所因思想觉悟高被评为全区第一名。韫龢感到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新社会的认可。 韫龢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宫廷贵族到普通百姓,她历经了许多苦难。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她始终努力顺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最终在社会中立足。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人都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固守旧观念,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街...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最大的失误就是任命马谡为街亭的守将,结果导致了街亭的丢失,也让整个战...
石家庄卓越中学2026届高三艺... —|学校简介|— 石家庄卓越中学艺术生文化课实行寄宿制全封闭管理。学校以“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为校训...
原创 2... 蒙古是一个位于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家,首都为乌兰巴托。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失去了曾经的“世界最大内陆国”...
“百年工运 时代齐鲁”山东省职... 11月5日晚,“百年工运 时代齐鲁”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职工文化艺术季优秀作品展演...
景德镇市珠山区鲸渡凌川陶瓷工作...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市珠山区鲸渡凌川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孔子凌,注册...
山东省委决定:东营市委书记调整 山东省委组织部11月8日消息,日前,山东省委决定:满慎刚同志任中共东营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满慎...
辰安科技中标:[江西省公共资源...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江西高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本级11月5...
新任云南省委常委王正英已任省委... 王正英 资料图 据《云南日报》消息,11月7日,省委办公厅举行厅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省委...
原创 杨... 杨得志是一位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将军。他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从班长到指挥员再到将军,奋勇征战了24年。直到...